2017年,上海交通大学工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校党委十届五次全委会提出的目标与任务,全面履行各项职能,重落实、强品牌、提质量,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切实依法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团结引领广大教职工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和综合改革做出新的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一、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切实推动工会工作的改革创新发展。
1.深入推进群团工作改革举措。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群团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立足群众特点、贴近群众需求,创新工会工作。举办互联网理论和实务培训,引导各级工会干部树立互联网思维、提高运用互联网开展工作的能力。组织开展第六届工会工作理论与实践课题研究;承办四所交大工会工作研讨会,开展主题交流与研讨,相互借鉴与启发,提升工会工作服务教职员工、服务领导决策的科学性、群众性、先进性。
2.探索做好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研究把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工会工作的结合点,“坚持思想引领与释疑解惑相结合,教育引导和贴心服务相结合,情怀感召与人文关怀相结合”,将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工会的各项服务中来。同时健全和完善工会信息化工作平台,结合学校“一门式”服务中心总体规划,深化工会组织维护、建设、参与和教育的职能,打造网上网下深度融合、相互联动的“互联网+工会”工作新格局。
3.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凝心聚力。围绕“一个中心”——学校改革发展,贯穿“一条主线”——全面履职维权,找准工会工作的落脚点,拓宽服务内容,优化服务流程,完善服务教职工的工作体系。强化校工会、二级工会和附属医院工会的联动,加强联系协调与资源共享,整体推进,形成工作合力,助推学校全面实施“双一流”建设。
二、以校级教代会和二级教代会为载体,推进学校民主政治建设。
1.筹备开好校七届教代会暨十二届工代会第三次会议。在校党委和上级工会的领导与指导下,按照“突出重点、反映热点、针对难点、诠释疑点”的原则,筹备召开七届三次教代会,发挥教代会代表在学校民主办学中的主人翁作用。按照上海教育系统学校教代会运行质量评估体系,推动提升教代会运行质量与水平。
2.健全教代会闭会期间长效机制。遵循科学、民主、合法的原则,完善教代会联席会议在闭会期间的决策机制。继续会同党政办公室组织召开每半年一次的(专题)校情通报会,上下沟通,适时传递学校发展的信息与构想,及时反映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结合学校实际,开展不同主题的教代会代表巡视,探索各专门工作委员会的工作机制。不断完善教代会的信息化平台,会同有关部门认真督办代表提案。
3.加强二级教代会建设。坚持加强分类指导、分层推进、抓好典型、以点带面,强化对二级教代会的指导与考核工作。要求二级教代会召开要做到主题鲜明、组织严密、程序规范,探索制定二级教代会建立与召开情况的考核指标和评估体系,发挥二级教代会在服务学校“院为实体”改革发展中的作用。会同党委组织部重点推进二级教代会民主评议院(系)级领导干部的工作。
三、以“学在交大”和“多元评价、分类发展”为契机,服务学校人才强校主战略。
1.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注重发挥劳模和先进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宣传交大“名师”文化。在交大主页开设“劳模春秋”、“巾帼风采”专栏,通过对典型人物的采访和宣传,弘扬榜样精神、传播工会声音。在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第33个教师节,开展一系列宣传、表彰与座谈活动,引导教职工岗位成才,为学校发展建功立业。
2.开展各类先进评选。开展面向后勤及服务支撑系统员工的“优质服务奖”、面向家庭的“比翼双飞模范佳侣”和面向附属中小幼教师的“思源基础教育奖教金”等评选活动。
3.推动青年教师成长成才。深入推进“学在交大”,会同教务处等单位开展青年教师培训,举办第二届全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活动,加强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能力训练。加强对青年教师联谊会的支持与指导,通过青年教师发展论坛、医工结合青年沙龙等活动载体,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服务青年教师成长成才。
4.维护女教职工权益。会同妇委会深化“妇女之家”建设,资源和服务下沉,深入开展“妇女小家一家一品”品牌创建活动。不断优化服务女性的工作平台,发挥蕙兰讲坛、玫瑰花苑,快乐父母俱乐部、女教授女医师创新沙龙等平台作用,持续开展“厨艺学堂”“红茶坊”“优雅女教授”系列活动,满足女教职工的多元文化需求。
四、以教职工多元需求为导向,做好系列服务保障工作。
1.完善教职工帮扶与服务体系建设。贯彻落实学校党委常委会决议,打造帮扶、维权、服务“三位一体”的帮扶与服务体系,重点做好教职工综合补充医疗保险的团购方案,进一步提高教职工医疗保障力度。按照上海市教育工会的统一部署,在休养报名、人员组织、缴费形式方面强化研究,探索制定新的暑期休息休养模式。
2.做好常规帮困与慰问工作。继续组织好全校教职工“献爱心,一日捐”活动,管好用好“教职工慈善帮困基金”和“教职工医疗互助补充保险基金”。提高工会“十必访”慰问力度,针对罹患癌症的教职工、去世职工的家属和丧偶教职工,及时开展慰问。定期开展“冬送温暖,夏送清凉”慰问工作。继续面向大一新生发放“教职工爱心助学金”。
3.多措并举普惠教职工。细分人群,着力提升工会服务的精准性和普惠性,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主线,充分发挥法律援助、心理健康咨询两个服务平台和校院两级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的作用,科学、主动、依法维权。搭建春节大礼包、生日蛋糕和中秋月饼的普惠团购平台,保障教职工的福利待遇。激发基层工会活力,强化“教工小家”和“妇女小家”的建设,为教职工打造舒适温馨的交流、学习、休闲、健身空间。依托各附属医院,组织专家医疗咨询或保健知识讲座,开展“贴心零距离”系列主题讲座。继续做好工会会员服务卡的注册和服务工作,广泛宣传服务卡的附加功能和增值服务。
4.关心教职工子女教育问题。针对教职工子女入托、入学等热点问题,在“升学季”开展“幼升小”“小升初”和高考宣传与咨询会,面对面为教职工答疑解惑。六一儿童节开展教职工子弟亲子游,关心关爱单亲、伤残儿童,举办特色主题亲子教育系列活动,服务青年教师科学育儿的需求。
五、以帮助养成健康生活习惯为目标,举办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1.持续开展“三减三健”主题活动。激发体育协会和部门工会的活力,促进“三减三健”主题活动常态化,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注重吸纳高级职称教职工参与到主题活动中来,会同相关部门逐步开展体质测试和建立教工健康档案,帮助教职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打造教职工文体活动品牌。服务教职工文体活动需求,持续打造“元旦杯”乒乓球团体赛、羽毛球团体赛、冬季长跑暨环校园健步走等有交大特色的文体品牌。继续举办教职工文体辅导培训班,扩展培训课程、提升培训质量。支持部门工会突出重点,培育品牌,努力形成本部门工会工作特色。编辑出版《诗文交大》《视界交大》两本书籍。
3.承办上海市第八届教工运动会开幕式。上海市教工运动会是五年一度的体育盛会,是上海市教育系统最重要的群众体育赛事。承办好上海市第八届教工运动会开幕式,组织参加八运会龙舟比赛、游泳比赛、田径比赛和趣味运动会等各项赛事,力争佳绩。
4.规范教工文体社团建设。强化对27家教工文体社团的指导与考核,在组织架构、协会章程、会员吸纳、活动范围、经费使用等多方面规范社团的运作机制。完善社团评价与考核体系,建立灵活的具有激励作用的社团管理制度,支持协会创新活动形式与载体,发挥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六、以规范基础管理工作为抓手,开展工会组织建设工作。
1.强化党支部建设。开展“两学一做”主题教育,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开展民主评议党员。按照“四讲四有”合格党员标准,坚持问题导向,增强“四个意识”,深入查找和解决突出问题。严肃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不断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
2.推进非在编人员入会。落实学校党委常委会决议,加强研究、分类指导,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细化分解目标任务,明确职责分工,完善推进机制,切实推进非在编人员的入会工作,为学校的改革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良好氛围。
3.加强制度建设。针对第五餐饮大楼“教工之家”活动室制定活动场所使用规范。针对文体社团,建立经费预算与报销制度。针对“教工小家”建设,完善创建与评比办法。针对二级教代会和二级工会换届选举,规范运作细则,强化指导与培训。
4.完善工会基础性工作。严格按照全总关于工会财务经费开支范围的规定精神,做好工会经费的收、管、用和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编辑《工会会员服务手册》,建立会员信息库,规范会员会籍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