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勇:不忘初心,永远在路上
时间:2017-05-03 浏览:8492

[编者按]在上海交通大学快速发展的征程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时刻胸怀祖国,关心国家命运,虽未曾居庙堂之高,但却从未忘忧国;他们在工作岗位上脚踏实地、甘于奉献,虽未成就惊天伟业,但却绽放绚丽华彩,我们亲切地称他们为“劳模”。正值“五一”劳动节到来之际,“劳模风采”栏目将陆续推出一批上海交大有影响力的劳动模范,让我们一起聆听他们光阴的故事,走近那段不平凡的岁月。

在进入到俞勇老师的办公室之时,他正聚精会神地坐在电脑前敲打着键盘,认真的态度让人不忍去打扰,这位学生眼中的“春蚕蜡炬”、同行眼中的“孺子牛”,就连接受采访的时间也是从繁忙的工作日程中挤出来的,坐在那儿还未等他开口,就能感受到他身上那种劳动模范特有的精神气质。

教师的职责是为学生解决问题

俞勇在教师岗位上已经奋斗了三十余载,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教育实践中,他逐渐树立了自己的工作目标——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俞勇认为,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仅仅是信息流通过程中的传授者与接收者,教师更应该是学生学业生涯中的引领者,因此教师有着为学生解决问题、扶正道路的责任,俞勇在这三十余年的工作中始终也在践行着这一点。

面对现在国内的教学格局,俞勇也曾有过困惑。学生在大学以前的教育中,承受了太多上一代的期望与限定,让他们负担了更多超出他们年龄的压力。在这样一种教育模式下,学生们如同被放在方形容器中成长的西瓜一般,只注重单方面的成绩提高,而被忽视了全面发展的重要性。这样的学生或许能够被录取到“理想”的大学,却不一定有真正的理想。当学生们从高中这样一种密闭的环境进入到大学这样的开放平台后,便好像是从牢笼中释放出来的鸟儿一般,没有了之前长辈们的束缚,许多缺乏自控能力者便容易迷失方向,甚至失去自信,亦或变得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尊重他人。俞勇认为自己作为一名大学教师,正是要努力地去解除学生们在之前教育中所受到的不良影响,让他们能够真正适应大学这个新的学习平台,拓宽他们的视野,发现自己身上的特质,从而了解真正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在俞勇看来,学会“做人”比学会“做学问”更加重要。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流动变化的,尤其是刚进入大学的学生,面临着一次学习环境的剧变。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们不能期待环境如何改变来适应他们,而应该主动改变以适应周围的环境。因此俞勇提倡学生要高调处事、低调做人,这样能够明确目标,胸怀大志。尽管对学生而言似乎又提了很高的要求,但只有不过度张扬,谦虚好学,不以物喜亦不为己悲,方能坚定信念,努力践行,同时也更能够得到他人的帮助,最终成为实干之人。这不仅仅是俞勇对学生的期待,也是他对自身为人处事之道的一个要求。在不同事件之中通过平衡自我来主动适应,俞勇把这形象地称为自然规律中的“能量守恒定律”。

为了保证学生能够树立这样正确的为人处世之道,俞勇时刻关注着自己学生的动向。无论是在课堂之上还是课堂之外,他都非常重视与学生的交流。相比于学业,他更加看重学生的学习思想,他认为许多学生在学业上的问题都能够直接映射到学生的思想上,只有从思想上解决问题,才能从根本上突破学业的瓶颈。正是源于这种对学生的关心和热爱,俞勇将教师的职责诠释地非常完美。虽然如此,俞勇也绝不会对学生产生溺爱,遇到有严重问题的学生,他也会以严厉的态度进行管教,这样的实例也不在少数。为了纠正这些学生在思想态度上的偏差,防止他们误入歧途,俞勇会一次又一次地跟他们谈话、交流,直到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主动改正。虽然有的学生一开始并不认为老师的管教是正确的,但最终他们都能够体会到老师的用心良苦。用心去感化学生,帮助他们走上正确的道路,正是俞勇在三十余载教师生涯中不断重复的工作。看着学生们一个个完善自身,不断成长,俞勇自己也非常欣慰,因为他认为这是他作为一个教师最本职的工作,也是他最大的收获。

“给学生一个平台,学生会还你一个世界”

在2002年的校庆前夕,俞勇所带领的学生团队为母校送上了一份珍贵的生日礼物——他们夺得了第26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ACM-ICPC)世界冠军。这不仅是学校的荣誉、国家的突破,更创造了亚洲历史。不仅仅是俞勇本人、学生团队的全体成员,所有交大人都为此振奋不已,这代表了ACM-ICPC这一赛事再也不是北欧一枝独秀,而代表交大乃至整个中国的ACM-ICPC水平已经到达了世界前列。

“给学生一个平台,学生会还你一个世界”,这是俞勇所一直秉持的一个信念。要培养出最好的学生,必须为他们搭建最好的学习平台,营造最好的学习气氛,让他们能够拥有自由发挥和展示自我的空间,俞勇这么认为,也是这么在实践着。在夺得ACM-ICPC世界冠军之后,有人劝俞勇急流勇退、留存荣誉,但俞勇却丝毫没有改变前进的步伐。他不仅没有变得懈怠,反而有了更大的“野心”,创立了旨在培养计算机科学家的ACM班(取之ACM班,是因为计算机领域最高奖——图灵奖是由美国计算机学会ACM颁发的),以期计算机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当被问到在当时的环境下,为什么做出了这样的选择时,俞勇的回答非常简单:“我看到了我们拥有这么一批优秀的学生,我想给他们一个更大的平台。”这是一个真正全身心投入于学生培养上的教师才会说出来的话语。

为了把这个平台搭建得更完美,也为了ACM班的学生们能够得到最有效的培育,这个专业的课程设置也是经过精心考虑和周密设计的。不仅仅要学生掌握全面而深入的学科知识,更要培养他们具备适应于这个领域的人格和思维。在ACM班的课程中有一门名声在外的课程叫做“学子讲坛”,这门课给予了学生最大限度的自由。俞勇作为这门课的授课教师,他只给学生们提出最少的几项基本原则,而让学生作为这门课的主角去畅所欲言,从话题到内容到表达方式,全部让学生自己选择。俞勇甚至鼓励学生们去谈论一些与本专业无关的人文话题,培养他们多学科的思考方式。这门课程的评价方式也从单调的教师评价变成了学生互评,换一个角度来看待问题,学生们会更加理解教师的辛苦。对他人的评价和让自己被他人评价实质上也是一个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的过程,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们的团队意识。不仅仅是这一门课程,俞勇希望在所有课程中都能够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在完成课程任务的过程中实现从构思到设计再到实施,最后相互交流并给出评价这样一种解决问题的路径,赋予他们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在计算机领域最核心的能力,也是俞勇作为教师带给学生最宝贵的财富。

面对这样一种独一无二的培养方式,学生们也振奋无比。诚然,俞勇这样将心比心的教学,换来的是学生们更加用心地学习。学生们都表示,虽然在课程内容上所学的大都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知识,但他们的收获远远不止于此。在课程的交流中,无论是演讲者,还是倾听者,所有人都在思维的海洋中遨游,或远或近,大家都已经饱览了更多更广的知识世界,这正是ACM班最吸引他们的地方。的确,他们的成果也没有辜负俞勇和其他教师们的期望,ACM班的学生不断在国际著名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并三度摘得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的桂冠。在班级创始之初,俞勇就树立了培养未来计算机科学家的远大目标,不仅仅是为了赢得竞赛,更是为了让计算机科学给人类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正是因为俞勇当时的坚持,才换来了今天的开花结果。倘若他真的在第一次夺得世界冠军后就急流勇退,那便也不会有今天交大ACM班的辉煌篇章了。

把自己能做的事做到极致

无论是俞勇自己还是他所培养的一批批学生,在各种竞赛评优中都已经是殊荣满满。尽管如此,俞勇对于这些荣誉都保持着一颗平常心。他觉得,这些荣誉的获得并不是刻意追求的结果,而是在坚持本职工作的同时水到渠成的。他认为,荣誉不会对自己的工作产生影响,无论是否获奖,无论是否有人肯定,只要将自己的工作做好,就是值得的。这也正一如俞勇所提倡的高调处事、低调做人的态度,做研究做教学并不是为了一定要有什么结果,只希望能如春雨一般默默润泽万物。

当谈到第一次摘得世界冠军荣誉时的体会时,俞勇的态度也没有改变。他说,但凡比赛一定会有一个结果,所有参赛的人都想获奖,但真正最后获奖的只有少数,任何奖项的获得都有非常多的机缘和影响因素,在比赛前谁也无法预知,因此只有在平时就认认真真做好一切,才能够有所期望,如果一直想着一定要夺得冠军,反而最终难以达到目标。俞勇强调,ACM-ICPC竞赛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东西,尽管比赛的获奖者总是被外界形容为“最聪明的人”,但这些所谓“最聪明的人”也并非是完完全全的天才,他们也都是普通人。他们正是因为在平时就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到极致,最终才能够拥有获奖的机会。面对现在交大报名ACM-ICPC竞赛的同学数量不多的问题,俞勇觉得,在学生看来,ACM-ICPC竞赛门槛比较高,许多同学对竞赛本身产生了畏惧,认为能够参加竞赛的同学都难以望其项背。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在最早夺得世界冠军的团队中,就有一名转专业的同学,由于他平时的努力,最终在比赛中厚积薄发一举夺冠,俞勇也希望更多人能够鼓起勇气来尝试参加。

认认真真把平常的工作做好,这也同样是俞勇想要对广大青年教师们说的话。现在有些青年教师看不清自己的定位,没有做好自己能做的事,却期待着一些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这样反而难以取得成果。他说,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只要认定了,就必须用认真执着的态度尽量做到最好。因此无论任何工作,只要俞勇认定了就要去完成,就一定会有收获、有成绩,这三十余年的教师工作,就是他骄人成绩的见证。但俞勇绝不会止步于此,对他来说,任何工作的完成,都是一个新的起点,任何荣誉的获得,都是一个新的目标。把自己能做的事做到极致,就是他永远的信条,教师的工作,他永远在路上。

劳模小传:

俞勇,男,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首批“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1986年任职于上海交通大学,1998年被聘为正教授,1999-2009年曾任计算机系副主任。现任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理工类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教学方面,主编教材及著作6本、译著2本。先后主持教育部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项,主持国家精品课程“数据结构”及上海市“程序设计类基础课程教学团队”,主持教育部质量工程项目4项,发表教育教学研究论文6篇,率队夺得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世界冠军3次。

科研方面,主要从事数据与知识管理研究。先后承担10多个国际会议、研讨会等程序委员和主席,国际期刊编辑。先后主持10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863项目、30多项企业合作项目,发表重要国际会议和期刊论文近300篇,被引用11000余次。指导的博士生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1次、上海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1次,指导的硕士生获上海市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2次。

先后获国家级和上海市教学成果奖9项、上海市优秀教材奖2项,并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标兵”、“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上海市教学名师”、“上海市模范教师”、“上海交通大学最受学生欢迎教师”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