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晚7点,上海交通大学“源·聚”2018新年晚会在徐汇校区文治堂精彩开演,民乐、歌舞、相声、交响乐、朗诵等多个精品节目齐放异彩。于2017年10月底刚成立的教职工戏曲协会表演的戏曲联唱,作为戏曲类唯一入选的剧目参加演出,向全校师生展示了传统戏曲的独特魅力。
浓浓梨园味 展现传统年 开启新篇章
京剧越剧戏曲联唱《卖水》、《十八相送》和《梨花颂》作为晚会的第9个节目上演。
本次演出阵容强大,不仅有交二代的小朋友,还有来自交大教学、管理一线的老师们。值得一提的是,国家二级演员、梅葆玖入室弟子、燕萍京剧团团长、上海梅派传习所所长、戏曲协会指导老师周燕萍亲自上阵,与交大老师一起出演《梨花颂》。本次也是周燕萍首次以戏曲协会指导老师的身份登上交大新年晚会的舞台。
交二代小朋友表演的京剧《卖水》喜庆欢乐,展现了小朋友活泼可爱,表现出了浓浓的春意。越剧《十八相送》以俏丽多变,跌宕婉转的唱腔表现出梁山伯与祝英台的送别时的爱情故事。《梨花颂》以二黄调式和梅派委婉大气并举的唱腔特色,演绎了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千古绝唱。3个节目组成的戏曲联唱集中展示了传统艺术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和古老剧种在交大薪火相传、人才辈出的时代景象。“手绢”、“京扇”和“水袖”等绝活技巧,一招一式凝聚了表演者的功力,彰显了中国戏曲的风采。老师们和交二代小朋友们的精彩表演赢得全场阵阵喝彩和热烈掌声。
排练时间紧 训练任务重 集训二十天
此次登上新年晚会的3个戏曲节目都是演员们的在交大的首场演出。原版卖水5分钟,十八相送7分钟,梨花颂5分钟,在确定入选新年晚会后,距离新年晚会开演只有20多天的时间。3个节目演出时间由原来的近20分钟压缩到7分14秒,演出时间缩减一半多。加上又临近年底,参演的老师和小朋友们又面临考核和考试,自身任务繁重。为了要保证节目精彩、好看,老师和交二代小朋友们牺牲了晚上和周末的个人休息时间,在协会的指导老师周老师悉心指导下,在全体演员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多次打磨和编排动作,视频和音乐的反复剪辑压缩,最终戏曲联唱完美亮相2018年新年晚会的舞台。
台上展示美 台下吃得苦 勒头化妆痛
由于本次晚会是最高水平的演出,校工会和教职工戏曲协会都格外重视。工会对于戏曲排练给予支持,领导现身排练现场,为老师们加油鼓劲。协会的指导老师周燕萍也格外辛苦,每周从杨浦五角场穿越大半个上海来到闵行,又适逢冬天寒潮和连续阴雨,为了不耽误上课,从来都是不吃早饭,直接赶到闵行就餐。有时候连中饭都来不及吃就直接进入教学排练环节。演员们也格外给力,每次排练从不缺席。京剧妆容精美,但是台下化妆时的痛苦也是一般人所不能体会的。单就勒头一项,刚开始都会剧烈头痛。一顶凤冠十几斤重,顶在头上几小时。由于化妆时间长,每次化妆穿好戏服就要将近3个小时,化好妆戴上凤冠以后就没办法乱动。演员们为了保证演出妆容完整不变形,从下午1:30化妆到晚上8点多演出结束,尽量不喝水,不吃东西,减少上厕所的次数。难能可贵的是,小朋友们即使头痛的眼泪汪汪,也坚持下来。就是全体演员的坚持和付出,才成就了舞台上的完美展现。
经过几次校内带妆联排、教职工舞蹈展演及本次新年晚会的演出,越来越多的老师们喜爱上了传统戏曲。教职工戏曲协会在交大校园推广国粹文化已初见成效,大雅之音在交大校园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