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工交谊舞协会新学期国际舞培训火热开展
时间:2018-04-10 浏览:3605

为进一步落实两会关于加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的精神,凝聚奋进力量,在校工会的大力支持下,上海交通大学教工交谊舞协会2018年春季学期在原有的华尔兹铜牌套路培训以及维也纳华尔兹培训基础上,继续开展了华尔兹银牌套路培训,并推进了探戈铜牌套路培训,使协会的国标舞培训扩大到三个舞种,把专业艺术性与群众普及性进行了有效结合,既提升了交大教职工的艺术品位,又营造了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

 

国际标准舞(简称“国标舞”)是竞技体育的一项。“国际舞蹈运动总会”于1997年9月4日正式成为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会员,2000年成为悉尼奥运会表演项目。作为交谊舞协会学习和表演的舞种主要是国标舞中的摩登舞,是从宫廷中走出的贵族活动,虽和交谊舞相似,但对舞姿、舞步要求非常严格,对于音乐、力量和美感的要求尤为高。据悉,近年来体育舞蹈在全国高校蓬勃开展,很多学校都组建了体育舞蹈队。相信随着中国越来越开放以及对外交流的深入,上海交大的国标舞发展还会有更大的突破。

 

为了满足广大教职工对于国标舞艺术的追求,协会理事们在寒假期间每天讨论教学需求,并多方联系、试课,在开学前聘请到多次获得全国体育舞蹈锦标赛、上海和华东六省一市体育舞蹈公开赛等国内外比赛职业组第一名的彭波、曾莉老师执教探戈培训班,每周五晚教学一个半小时。并继续聘请多次荣获上海市国标舞大赛业余组冠军的王锡龙、周玉英执教国标舞华尔兹银牌培训班,每周二中午午休时间教学一小时。

 

 

挥洒汗水的舞者

 

为了展示优美的舞姿,奋战在教学科研管理岗位一线的老师们,放弃了休息时间,全身心投入到舞蹈学习之中。每次培训,大家的学习热情十分高涨,目不转睛地观察动作,全身贯注地模仿舞步,汗水浸透了衣裳。有时中午时间紧张,大家甚至来不及吃饭就直接赶来练习。在这样的坚持下,协会的老师们初步掌握了华尔兹、华尔兹、探戈的一些基本动作,并编排出三支国标集体舞,多次被邀请参加研究生毕业晚会、闵行校区建校三十周年晚会、教职工喜庆十九大舞蹈展演活动等,获得了观众的认可。交大的教师们伴着优美的音乐,用柔美的肢体语言展示心中的梦想,用优雅的舞步演绎心中的激情,在高雅艺术的道路上笃梦逐行。

 

 

悉心指导的师者

执教华尔兹银牌和维也纳华尔兹的王锡龙、周玉英老师,每次培训前都提早到场,从架型、基本步到拉伸、转身,每一个动作反复讲解、亲身示范。课程结束后,两位老师还会继续留下来辅导没有掌握动作的学员。王老师说,打好基础很重要,不仅要“形”到,更要“神”到,姿态比舞步更更能显示一个人的舞蹈素养。因此,每一个动作都耐心示范并且带着大家五遍、十遍、二十遍的反复练习。

 

 

   执教探戈的彭波、曾莉老师叱咤上海国标舞界,但自己也需要大量时间练习并且出国参加比赛,为了来交大教学,每次要穿越半个上海,单程历时一个多小时。作为学院派的老师,彭老师和曾老师十分注重细节,怎样转动关胯、怎样出步发力、怎样身体移动等要求也比较严格。彭波强调,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照猫画虎、差不多的态度要不得,细小动作的差异就会导致做出来的舞蹈动作和标准动作相差很大,最后失去舞蹈的美感。

 

在四位专业舞者的严格要求下,大家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每次都早半小时来复习,晚走半小时练习,形成了人人抓基础、老人带新人的良好学习氛围。

 

同心协力的团队

交大舞协的奋发图强既源于交大教职工骨子里的不甘平庸,也获益于这个群体里制造向心力的骨干分子。协会已经由老会长陈玉泉和秘书长王业打好了坚实的基础,在新会长张卫东和秘书长索宇环的带领下,协会理事们群策群力,有专门主抓训练的,有专门主抓后勤的,有专门主抓培训的,还有专门主抓宣传的。在协会理事分工明确、合理安排、严格训练的团结协作下,相信交大会用涌现出一批优秀的舞者!同时欢迎广大舞蹈爱好者加入到国标舞的大家庭中,一起在上海高校的国标舞台上摇曳出最美的舞姿!

 

撰稿:杜婧

摄影:张朝晖、常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