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的翅膀飞越蓝天,能力的船桨划出浩瀚,辛勤的种子绽放烂漫,真爱的耕耘收获永远。三尺讲台,用一生描绘,编制成一幅幅成长画卷。
“奋进新时代,青年勇担当。”第四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8月28日-31日在浙江师范大学举行。在为期四天的比赛中,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05所高校129名选手齐聚一堂,切磋技艺,展示风采。电院微纳电子学系贺光辉老师获得工科组一等奖,与获得理科组二等奖第一名的基础医学院贺明老师一起为交大斩获历史好成绩!
一个良好的环境对人的成长至关重要。贺光辉所在的科研团队对他的成长也有着很大的帮助,他特别感谢团队负责人毛志刚教授,在教学和科研上,给予了他非常大的支持和一定的自由度,正是团队的良好氛围,使得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摸索出适合每个人自己的教学和科研方法的基石。“当你和一群勤奋的人共事,在这种环境中,想不再前进都难”。
备战国赛,一路前行
“一开始参加校内选拔赛的时候,心态是比较轻松的,后来就很幸运的获得名次然后代表学校参加上海市的选拔了。这个时候既然要代表学校参赛,荣誉感就被激发出来了,开始很紧张很认真准备,包括周末时候我都实地考察过当时比赛场地以免现场环境太陌生而导致紧张,能想到的细节都会去想。”
在今年6月结束的第三届上海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中,上海交通大学参赛的9名选手从58所上海各高校推荐的238名青年教师中脱颖而出,共获得特等奖2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1项,优秀奖1项,创获参赛以来历史最佳成绩。其中贺光辉老师荣获特等奖并夺得了上海市4张国赛“入场券”中的1张,代表上海决战全国。
贺老师在进入到国赛的准备时,他也坦言自己的心态发生了一些变化,因为既然大家都是各省市选拔出来的,业务水平不分伯仲,比赛的竞争势必会很激烈。“轻松的心态、良好的精神状态、现场淡定的台风我觉得会更重要,所以后期我进入了这方面的自我调整。”对于需要调整的方面贺光辉有着清晰的定位。
全国赛需要准备20节课的教案和演示,并在比赛时随机抽取一节课作20分钟的演示。“在这20分钟里,既要完整讲述知识点又要有精炼的表达,还要体现现代科学教学理念和课程的总体设计,可以说是难上加难。20个随机抽取教学片段都要烂熟于心。实事求是说,那种感觉就像回到了当初的高考时光。”正因如此,贺光辉分秒必争梳理课程,这样的悉心准备让贺光辉在比赛中游刃有余。所有荣誉的背后都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辛苦付出取得的。而贺老师为了目标,给自己施压的过程也让他拥有了不断学习、苦中作乐的积极心态。
观摩切磋,共同成长
机遇和环境对一个人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参加青教赛后,贺光辉认为自己的教学设计、PPT制作以及讲授方法和技巧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他十分感谢教学发展中心邀请到的各位专家能针对课程的讲授提出很多有建设性的意见,这种收益不仅仅是为了比赛,更是为他日后的教学提供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此外,贺光辉还提到了一起备战青教赛时参赛选手之间的相互激励,大家有着完全不同的背景,能够互相站在学生角度提出宝贵建议。特别感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的田作华和张瑞老师提出了无私的帮助和中肯建议。
青教赛的系统培训让贺光辉意识到掌握科学上课方法的重要性,之前他上课的板书有些不拘小节,现在他的板书都会根据课程内容进行很好的设计。此外他上课讲授方法技巧也通过老师们的指导和自己的苦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他对自己课程的每个模块进行了系统的知识梳理,告别了他仅凭自己一腔热血教学的时期。
在整个过程的交流中,他再次提到,教学中最难的还是如何让大多数同学能从一门课程中学以致用。所以他非常注重收集同学们的反馈意见,并积极与同行们交流经验并加以改善。帮助同学建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习惯,逐渐建立有特色的课程体系。
掌握规律,拓展思维
贺光辉认为一门好课首先需要教师对这门课程有深入理解,能深入浅出让同学们理解知识点的基本原理和作用,让学生从课堂中掌握规律,拓展思维。其次就是课程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因“人”制宜,与时俱进,让同学能将知识系统整合。
“教学时,针对不同知识点,尽可能设计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尽量避免堆砌复杂公式”。贺光辉讲授多门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如VLSI数字通信原理及设计、微纳电子系统综合设计、通信系统集成电路设计等。这些课程的难度都较大,但贺光辉有着自己的一套方法:着重讲解公式背后的物理意义,并通过设计一些互动环节,使同学都能参与进来。因此,他的授课效果广受学生好评,教学评分经常在95分以上。
对于青年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贺光辉说“重科研轻教学”的大环境现在已经很明显的有所改善。教学与科研是相辅相成的——科研水平提升,对教学内容才会有系统框架,教学才能做到深入浅出。教学中需要时常引入新鲜知识,让同学们能清晰了解背后的物理意义,只有在这个良性环境中,科研工作才能更加深入和细致。而青年教师是教学与科研的主力军,自然要承担更大的担子。
在对贺光辉的采访过程中,我们发现,他是个对自我要求非常严格的人,正是这样的一种精神,让他不断地在追求完美,也将他平日点滴的勤奋映射在比赛成绩上 “能够参加此次国赛,整体来说是很开心的。首先全程我都得到了交大工会和教学发展中心,以及我的专业指导老师们的鼎力支持,上海市教育工会为我们几位选手备战国赛做了系统深入的磨课安排,背后的强大组织让我干劲十足、颇有归属感。其次为了了解对手,学习他人方法,我第一次这么认真看了大量跨专业跨地域老师们的视频课程,饶有兴致听完机械课,建筑设计课,哲学课,数学课,不得不说这的确是一次收获颇丰的被动学习过程。同时我认识了很多并肩作战的新朋友,感觉特别开心。总而言之,与优秀的人并肩前行,无论是现实中还是遥遥中,再苦也是其乐无穷,此间妙处只有体味过才能感知。”
在未来贺光辉表示还是会守住初心,不忘教书育人这个最基本的事情,进一步把自己的课程打造成精品课程,让课程更具有吸引力,为国家集成电路行业做好基础工作,播撒更多种子以期长成更多参天大树。
获奖教师简介:
贺光辉,现任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电气工程学院微纳电子学系副研究员。2002年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学院,同年免试进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于2007年获信息与通信工程工学博士学位。曾获“上海交通大学优秀教师”、“全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无线通信和图像处理系统的信号处理算法优化与VLSI架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