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新思想?奋进新时代”教职工戏曲协会微电影《戏韵交大》金秋开机
时间:2018-10-24 浏览:4807

为了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戏曲传承和发展,挖掘交大多元文化底蕴,2018年10月21日上午,在校工会的大力支持下,由上海交大教职工戏曲协会、摄影协会、致远文艺协会和影视协会共同打造大型戏曲微电影《戏韵交大》在徐家汇校区开机录制。

在校工会“思想引领”专项基金的大力支持下,教职工戏曲协会积极围绕“讲传承、求创新、出好戏、出精品”,从加强队伍建设、培养戏曲爱好、戏曲宣传推广等多个方面,不断挖掘交大戏曲文化底蕴、推进国粹艺术的传承发展、发展交大戏曲文化。经过反复研讨,结合交大现有戏曲和建筑等文化资源,以交大百廿风雨历程为创作背景,通过微电影的形式加以集成展示。

文化底蕴深远
上海这方水土,不仅孕育了沪剧,还滋养了京剧,是“四大名旦”大红大紫的一方福地,更是诞生了京剧史上的一代大师周信芳,上海也因其在中国近代文化史和戏曲史上的独特地位成为久负盛名的“戏码头”。上海交大在这片丰厚戏曲土壤的滋养下,也有着很深的戏曲文化底蕴。 

上海交通大学的首任校长唐文治就是昆曲资深票友,不仅撰写昆曲唱词,还经常和同在交大任教的儿子唐庆诒演唱昆曲,并录制昆曲唱片《长生殿?小宴》。另外唐文治校长首创唐调也是根植于戏曲的基础,念起来抑扬顿挫,韵味十足,并且录有唱片。交通大学的创办者盛宣怀之孙盛毓邮还创办了东京唯一一家京剧票友活动中心――东京票房,并接待过张君秋、梅葆玖等京剧大师。


演员阵容强大
本次拍摄特别邀请到唐调传承人、吴语地区吟诵代表人94岁的陈以鸿老先生参加录制。陈以鸿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毕业后留校工作,现任上海交通大学东方艺术交流中心顾问,也一直致力于唐调的宣传与推广。协会戏曲指导老师、上海梅派艺术传习所所长、燕萍京剧团团长周燕萍也应邀参与《戏韵交大》的拍摄。来自继续教育学院的沈奕老师之前作为上海交大的唯一入选张军昆曲水墨新调万人演唱会的老师,也参加了本次录制。


此外,参与本次拍摄任务的演员全部来自于交大院系、校部机关等单位,均为戏曲协会会员。她们利用每周三中午休息时间学戏,从零基础到现在学完梅派经典唱段《贵妃醉酒》,可谓进步神速。

内容形式新颖
《戏韵交大》肩负着挖掘和传播交大戏曲文化的使命,立足于交大传统和戏曲剧种的经典唱段,通过闪回、拉镜头、合成镜头等手段以及复合式环节和多层故事设置,将历史时代勾连和现实发展呼应,深入展示交大不一样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戏曲的深层魅力。


微电影采用用录影棚+真人秀的表现形式,一方面,对每位表演者采用全程跟拍的方式,全程记录他们台前幕后的真实表现;另一方面,通过场景设置,突出交大美轮美奂的建筑和校园景致。京剧、昆曲、越剧、唐调等演绎,让《戏韵交大》融合中国文化和交大风景,成为具有中国风格、交大特色的校园宣传片。

拍摄过程中,工会主席于朝阳也鼓励大家,上海交大作为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的百年名校,和戏曲有着千丝万缕的不解之缘,希望《戏韵交大》的开拍为契机,在传承戏曲文化的基础上丰富教职工文化生活、服务学校有关工作。



撰稿:杜婧
摄影:蒲婧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