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上午,第六届上海教师书法·板书·钢笔字·中国画大赛在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举行,1034位教师同场竞技,展现他们高超的书画水平。来自上海市教育系统42所高校、16个区、36所中职校的1034位教师选手,分别参加了书法、板书、钢笔字、中国画4个比赛项目的中年组和青年组比赛。上海交大参赛教师在高校组的比拼中脱颖而出,获得一等奖1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1名,优胜奖1名,系高校组最好成绩!上海交大工会获优秀组织奖。
"践行学在交大,育得桃李天下",为强化教职工教学基本功,推进教书育人、岗位建功再上新台阶,上海交通大学工会高度重度本次比赛的开展,积极做好筹备工作,前期在校内举办上海交通大学举行首届教职工书法·板书·钢笔字大赛。特邀人文艺术研究院教授詹仁左、设计学院教授李钢和上海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徐庆华担任比赛专业评委,经过激烈角逐,最终评选出优秀选手参加市赛。
事实上,“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均被正式写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
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副巡视员、上海市教育工会常务副主席李蔚表示,“三笔一话”是教师基本素养,这份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最新纲领性文件,明确了强化“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和普通话”等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技能训练,这一条也是在“大力振兴教师教育,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方面的要点之一。
“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对于“教师书法”,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主席丁申阳也格外关注。在他看来,教师的写字功夫也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一种形式,老师“写一手好字”的言传身教对学生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重要意义。他表示,就教师而言,钢笔、毛笔、粉笔这“三笔字”是基本功,而它们的共同基础都基于书法水平,“老师们在课堂里书写的一笔一划,其实也是学生们开始书写人生的一笔一划。”
此次比赛的书写内容,由统一命题和自行创作两部分组成。统一命题并非事先准备,在比赛现场才发给选手;自创内容则根据大赛主题自行当场书写,其中板书比赛不得使用直尺圆规等。
大赛在沪坚持开展5年来,今年比赛规模创出新高,突破千人。在二工大各个分赛场,评委们根据参赛教师书写的艺术性、时代性、创新性,评选出一至三等奖以及优胜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