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5日,设计学院昆曲专场设计讲堂在李政道图书馆报告厅举办。
本次讲堂特邀六百年昆曲的第五代传人,90后优秀青年昆曲演员,新生代昆曲旦行之翘楚,第25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新人主角奖得主张冉主讲。本次活动得到了上海交通大学工会、摄影协会的支持。
设计学院常务副院长胡洁主持,科学就是艺术,艺术就是科学,二者相互融合,密不可分,鼓励大家多多接触了解中国传统经典戏曲。张冉以“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为题,讲述昆曲的历史、以及昆曲在中国文化与艺术中所在的地位,逐一介绍昆曲的音乐、剧本、伴奏乐器以及曲牌,给交大师生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讲座。
讲座第二部分,张冉介绍经典昆曲作品《牡丹亭》并解析唱词,讲述自己与《牡丹亭》的渊源。随后邀请了六组男女观众,示范讲授《牡丹亭》片段“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现场气氛轻松活跃。
张冉分享了剧作《长生殿》以及自己对杨贵妃独到的见解,并现场演绎了《长生殿—小宴》(泣颜回)的选段,并讲述了排戏时期幕后的故事。
最后,张冉介绍了中国近现代举足轻重的昆剧表演艺术家朱传茗先生。表达了自己立足当下,谨遵传统,着眼未来,致力于传统昆曲表演艺术的传承、挖掘、推广与发展,展现传统昆曲艺术之美,并能为社会主义昆曲事业之繁荣贡献力量的美好期冀。
昆曲拥有600年的历史,被誉为“百戏之祖”,是中国传统戏剧美学的最高典范。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首批“人类口述及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榜首(2008年被统一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昆曲被称为中国美学艺术的典范。昆曲的音乐继承了唐诗宋词演唱而来,与诗词并列。文化地位极高,是文人士大夫的艺术,一度成为了阳春白雪。
此次设计讲堂让与会师生了解了张冉老师和经典的昆曲作品,体会到了昆曲的独特魅力,同时也在青年中进一步推广了昆曲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广大师生受益匪浅。
撰稿:张政霖 高艳华
摄影:高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