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逐梦,与新中国同行”作品征集暨2020年春联征集颁奖活动举行!
时间:2019-12-08 浏览:2471

12月7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学新中国成立70周年作品征集暨2020年春联征集颁奖活动在五餐三楼多功能厅隆重举行。来自学校各院系、机关部处、直属单位等80余名师生参加活动。校工会主席于朝阳,党委教师工作部常务副部长陈贤峰,图书馆党委书记董玉山,中共上海交通大学委员会党校副校长、组织部副部长周鹏,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陈华栋,党委统战部副部长张杰,以及教工致远文艺协会会长张玉梅、副会长郑世宝、副会长乔中东,教工摄影协会副会长周思未等出席活动。刘西拉、陈陈教授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会议由教工演讲朗诵协会副会长刘音主持。


陈贤峰首先在致辞中回顾了组织活动的初衷和意义。他提到,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校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党委统战部、党委教师工作部、校工会联合开展“在新时代逐梦,与新中国同行”大型作品征集活动,教工致远文艺协会、教工摄影协会及教工影视协会共同承办此次作品征集活动,活动得到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响应,充分展示了交大教职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深沉的家国情怀。


接着陈贤峰用三个“没想到”概括自己的体会。第一个“没想到”活动主办的五个部门以及三个协会高度配合,各司其职,积极合作。第二个“没想到”活动的参与度如此之高,参与面如此之广。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作品征集活动收到文学类作品61项,摄影类作品274项,微视频作品7项。经评选,共计13项作品获得一等奖,23项作品获得二等奖,42项作品获得三等奖。第三个“没想到”活动当天虽然正值“大雪”节气,却仍然吸引了众多热情的参与者。


特邀参加暖场序曲演出的是学校伉俪佳侣、讲席教授刘西拉老师和电院陈陈老师,他们将一篇由教工致远文艺协会会长、人文学院教授张玉梅创作的《马兰花歌》作了配乐诗朗诵的精湛演绎。只见刘西拉教授缓步走上前台,开始声情并茂地朗诵献给两弹元勋邓稼轩等科研前辈的感人故事。陈陈教授的背景钢琴声如泣如诉,与刘西拉老师的深情讲述互相呼应,水乳交融。这对耄耋老人、学界伉俪的倾情演绎,让全场肃然起敬,大家仿佛被带回到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接受了一次思想和精神的洗礼。


接下来,主持人邀请诗作者张玉梅上台,讲述《马兰花歌》的创作灵感:参照楚辞中“香花香草以喻忠贞”的文学传统,借用在死亡沙漠罗布泊里顽强开放的马兰花意象,以比兴的创作手法歌颂两弹一星元勋邓稼轩等科研工作者无私献身祖国建设的忠肝义胆。刘西拉接着张玉梅的讲述,回忆了《马兰花歌》所勾起的自己作为邓稼先校友(普渡大学校友)的故事,深情追忆父辈们远涉重洋求学、学成之后坚定返回、报效国家的峥嵘岁月。


在摄影协会副会长周思未为全体人员拍摄集体照后,活动正式进入颁奖环节。颁奖环节分为2020年春联二等奖、一等奖的获奖颁奖,建国70周年作品优秀奖颁奖,三等奖颁奖,二等奖颁奖,一等奖的颁奖五个小节,其中每个小节均包括原创诗文作品朗诵、有奖现场对对联、嘉宾颁发奖品三个环节。全场活动由刘音、陈运鹏、汤萌老师共同主持。


刘西拉、陈陈、张玉梅、郑世宝、乔中东、周思未为春联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颁奖




于朝阳、董玉山为作品征集一等奖颁奖


陈贤峰、周鹏为作品征集二等奖颁奖



张杰、陈华栋为作品征集三等奖颁奖


颁奖间隙,穿插了部分获奖作品的原创诗文朗诵。分别是乔中东、秦惠洁联袂朗诵的《我们比共和国年幼八岁》、计钢朗诵的《我们家》、杨志彪朗诵的《致交大》、龚诞申和计钢联袂朗诵的《我漫步在……》,以及季自军朗诵的《爷爷的老相册》。伴随着张曼老师和朱建呈老师的钢琴伴奏,台上饱含热情、深情、动情的吟咏,让台下的观众听得如痴如醉。







在颁奖环节和作品朗诵之间穿插的“对联对对乐”互动游戏,由汤萌和陈云鹏两位老师主持。从“无情对”开始,到拆字对、美人对、人名对,主持人步步启发,从平仄到语法结构,再到字面意思,台下观众纷纷浮想联翩,跃跃欲试。大厅里不时响起响亮的对句声、叫好声和鼓掌声,将本次活动一步步推向高潮。


最后,于朝阳主席作总结发言。他结合自身感受谈到,自2017年以来,这已经是由工会组织发起的第三次春联征集活动,活动最直接的一个成果就是在春节前,将一幅饱含着交大元素、洋溢着家国情怀的春联大礼包送到每个交大人的手中,也从侧面丰富和提升了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教工致远文艺协会举办的本次活动让我们看到了“文化的力量”,广大教职工积极响应充分展示了交大教职工深厚的人文底蕴、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爱国荣校的家国情怀。他表示,校工会将继续支持教工致远文艺协会的发展建设,并对协会未来的发展表达了期盼和希望。最后,于主席向所有来宾表达了新年的问候。


两个小时的活动不知不觉地接近尾声,与会者带着满满的收获、满满的感动,依依不舍地离开会场,活动在其乐融融的气氛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