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戏曲为载体 教职工戏曲协会打造文化育人新模式
时间:2020-01-03 浏览:1142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两会上提出的“文化要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的要求,戏曲协会自成立以来就一直致力于中国国粹的研习和传承,并注重通过戏曲弘扬积极向上、奋进拼搏、有节有义、爱国报国的价值观。

与传统结合,构建有“戏”的校园氛围

在戏曲文化的整体设计中,协会将传统文化与戏剧的元素融入其中,一方面借用中国传统书画艺术,与书画协会联合举办年会,让师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另一方面通过观看和学习传统剧目《穆桂英挂帅》、《霸王别姬》、《贵妃醉酒》、《白蛇传》等传统剧目,让更多师生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在10月18日的教职工艺术节闭幕式上,戏曲协会的《盛世梨园颂中华》戏曲联唱以传统老戏为基础编排,穿插了刀马旦花枪和花旦水袖的动作,呈现了精彩纷呈的视觉盛宴!

10月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京剧演唱会,12月演讲与朗诵协会的迎新年晚会上,以及新年团拜会上,戏曲协会的精彩亮相为校园文化更添传统艺术气质。

与时代融合,引领拼搏奋进的价值观

协会一直注重戏曲的时代性和教育性。通过引进国家京剧院《红军故事》、上海越剧院《家》、浙江小百花艺术团《屈原》等新编戏曲剧目,弘扬和宣传了党、祖国、人民、英雄的伟大,引导师生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建设者和接班人。平时的训练和表演中,也经常会练习《智斗》、《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的现代京剧,达到了戏曲教育人、感染人的润物细无声的效果。5月10日,教工戏曲协会排练的《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唱腔流畅、激昂亮相,上海交通大学第四届教职工文化艺术节开幕式,也起到了传播积极向上价值观的效果。

与学生结合,搭建师生同台的戏曲表演平台

协会特别注重戏曲对学生的教育作用,通过前期大量调研和寻访,帮助学生成立了京剧团,目前该社团以博士生为主体,行当齐全。协会通过吸引学生观看戏曲演出、参与戏曲表演,师生一起训练、一起表演,使学生感受到了交大老师的关怀与情怀,达到全员育人的效果。杜婧老师利用周末时间,带领学生参加9月21日的上海高校大学生京剧演唱会,传统折子戏《二进宫》、《锁麟囊》等得到大家一致认可。学生代表参加全国高校京剧比赛,获得一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

12月8日,教职工戏曲协会献唱上海高校京剧联谊会,教师代表姚毓华演唱张派《状元媒》选段、高福进《野猪林》选段、学生代表苏扬、王涛演唱《梅陇镇》选段、许天熙《失街亭》选段,师生同台,表现不俗。

协会除了常年开设原有京剧表演培训以外,还于本学期增设了越剧基础表演培训,两大不同门类的戏曲培训得到了广大师生的喜爱。秉承以戏曲为载体,用传统文化育人,利用多种手段强化全方位和全员育人效果。为深入传承国粹艺术,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建设文化自信、文化强国尽一份绵薄之力。

撰稿:杜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