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她力量 | 潜心科研,铸就“钢铁”人生
来源:校工会、妇委会 时间:2020-03-26 浏览:1028

风生水起逐浪高,总有巾帼立涛头。在学校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宏伟征程中,女教职医务员工们活力迸发、智慧涌流、岗位建功。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作为新时代女性,她们抱定家国情怀,平衡着工作与家庭关系,她们是这个时代矢志的奋斗者,是这个社会独特的贡献者,她们既立足岗位,在工作中屡创佳绩,又肩负家庭重担,构建着美好家庭生活。

校工会将开设“交大她力量”专栏对获得“最美家庭”、“比翼双飞模范佳侣”、“巾帼文明岗”、“巾帼创新奖”等荣誉的女教职医务员工代表进行在线宣传,呈现最美“她”力量!

二十载春秋,她坚守从教初心,躬耕三尺讲台;奉献半生,她投身汽车与钢铁产业,奋斗在实验室和工厂车间。让我们走近2019年度上海市巾帼创新奖得主李淑慧老师,了解她的“钢铁”人生。

李淑慧,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宝钢集团兼职教授、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塑性工程(锻压)学会副理事长。

5岁上学,20岁大学毕业,34岁成为教授,李淑慧老师的经历听起来颇有几分传奇,但她笑着说只是机缘巧合,“你只管努力,其他的顺其自然。”

在汽车城长大的她,从小与汽车结下不解之缘,“家里亲人,学校老师等等都与汽车行业联系很紧密,我从小就对汽车工业接触较多,很自然也就进入这个行业了。” 从长春汽车城到交大车身设计与制造技术研究所,李淑慧老师觉得自己和汽车冥冥之中有着一份特殊的联系。尽管现在的研究领域越来越广,但汽车始终是梦开始的地方。

上海交大是李淑慧老师实现梦想的平台,而林忠钦教授是这条追梦路上重要的领路人。“他是我的博士后导师,是我科研方向的领路人。上世纪九十年代,国产汽车板替代进口,林忠钦教授就带领我们进入到汽车制造这个领域。”

之后20年,李淑慧老师一直紧密围绕中国钢铁和汽车产业的发展需求,潜心从事薄板成形理论及先进成形技术研究。出版专著2部,发表SCI/EI论文14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项、制订国家标准1项。研发成果曾获得2014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排1),2017年中国宝武技术创新重大成果一等奖,2019中国冶金科学技术一等奖(排2)等。

李淑慧老师的团队与宝钢、航天八院等企业建立了长期密切的合作关系,经过多年的努力,在轻质高强汽车板成形、航空航天薄壁构件形性一体化制造等方向形成了研究特色。她始终铭记导师林忠钦院士“源于工程、高于工程、回归工程”的教诲,并坚持在科研道路上践行这一宗旨。

李老师团队的许多成果都在生产中得到应用,如复杂汽车管件液压成形技术等,产生了巨大经济效益,“研究应该立足工程实践,满足企业的需求,为企业服务;同时也要把握科技前沿,引领产业发展。只有这样的研究才具有生命力!”

而说起自己取得的成就,李淑慧老师表示离不开团队的支持。李老师所在的团队是一支依托“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宝钢未来钢铁联合研究中心”等国家及企业联合实验室,集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于一体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研究团队。

李老师强调,工科有很多大型的实验和项目,不是靠个人的力量可以完成的。它离不开科研平台的有力支撑,更离不开科研团队的高效协作。她所在的团队,是一个优秀的,成熟的团队。他们求真务实、团结和谐,将“敢于创新,追求卓越”的科研精神代代相传,“团队里的前辈,比如陈关龙教授、来新民教授等都对我们的发展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而我自己对年轻老师们和学生们也会有一种责任感。这就是团队精神的传承。”

20多年来,李淑慧老师潜心教书育人,多次获得“最受学生欢迎教师”和“唐立新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她表示,当老师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情,可以和很多年轻活力的孩子们在一起,觉得自己也变得年轻。“我从小就对老师的工作非常向往,喜欢教一些比我年纪小的孩子。不管是在讲台上讲课,还是指导学生科研,我都觉得非常享受。”

李淑慧老师的身上有着东北人特有的直爽,对待学生就像自己的孩子,该骂的时候骂,该表扬的时候表扬,追求简单高效的沟通。在讨论课题的时候她与学生时常会有分歧,有争执,但正是这些辩论使得思路更清晰、方法更有效。

“交大的学生都非常优秀。尽管作为老师,我研究的面比较广,但是在一些细分方向,他们更专业更权威。那么如果我能够和每个学生在他所研究的领域都有碰撞的话,我可能进步会更大。和学生争论可以让我保持对科研新鲜感,对学术的把握度才能跟上时代。”

而作为理工科专业的女老师,她时常被她的学生们暖到,“每年的三八妇女节,教师节,他们都会给我送花送祝福。有时候去工厂做科研谈项目,后面跟着一帮学生,挺有气势的。”提起学生,李老师笑得很开心,语气里充满了骄傲,“他们对我帮助很大,有时候他们承担得更多一点。”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是李淑慧老师的从教初心,也是她执教生涯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