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白衣为袍,驰援“疫”线。疫情发生以来的几个月中,广大医务工作者以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最高使命,在疫情防控第一线日夜奋战,他们的奉献精神和大爱无疆的职业品格带给我们最多的感动和震撼。在上海交大,也有着许许多多投身于医疗卫生事业的优秀教职医务员工,在他们各自的领域诠释着为师之道和医者仁心。即日起,我们将开设「匠心交大」专栏,全方位、多角度展现交大医疗教育工作者对学术的赤诚之心、对工作的忠诚信念,对社会的热切关怀。
匠心宣言:从良师好学,择益友向上。知礼义廉耻,遇良机必成。这是我对学生的寄语,更是三十余年从医之路的最好注解。
黄荷凤,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香港大学荣誉教授,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客座教授。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同年被授予英国皇家妇产科学院荣誉院士。现任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院长。
在国际上首次提出“配子源性疾病”理论学说,对精/卵源性疾病的代间及跨代遗传/表观遗传机制进行了开创性研究。针对辅助生殖技术(ART)出生子代近远期健康的关键科学问题,通过ART出生队列和基础研究,创建生殖新技术,提高了试管婴儿安全性,源头阻断遗传性出生缺陷,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先后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863、973、“十二五”科技支撑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主编中国第一部ART工具书《现代辅助生殖技术》和第一部《ART临床诊疗指南》。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上海市领军人才等荣誉。
初心:三十余年的职业坚守
1977年冬,中国570万考生走进了曾被关闭了十余年的高考考场,黄荷凤就是其中之一。1978年3月,黄荷凤从浙江省常山县来到了杭州,进入浙江医科大学,成为一名临床医学系学生。从入校到从业,已经即将进入第四十个年头。从见习期年轻的实习医生,到如今著名的生殖医学家,已经三十多年过去了,黄荷凤的初心从来没有变过:她长期工作在妇幼保健系统,守护着妇女和孩子的健康,她将无数新生命带到这个世界,为无数家庭解决烦恼,也无时无刻不在努力使这个职业变得更加“神圣”。她实现了中国妇幼保健专科医院系统中国科学院院士零的突破,也是继林巧稚之后,中国妇产科领域第二位妇产科院士。
As long as my life endures, may I commit myself to advance the nation’s medical science and research as well as thewell-being of the entire human race...(“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行医多年,再次翻读早期从医的希波克拉誓言之时,手指划过的可能不仅是岁月,还有那些从心头上种下去的—一个个医患之间的善缘和休戚相加的故事。从医已逾三十载,从最开始站在迎接新生命诞生的产科岗位,到心系女性身心健康的妇科岗位,再到妇产科前沿的生殖医学岗位,黄荷凤院士用三十多年的脚步,印证了妇产科学发展和推进,尤其是生殖医学的兴起和快速发展,中国和国际几乎同步前行,而她更是其中的见证者和亲历者。
造福:“礼物婴儿”的守护人
尽管在国际上已经发展了十余年,但对于八九十年代的中国大陆来说,“试管婴儿”还是一个很新的词。1991年,34岁的黄荷凤从香港进修回来,着手组建生殖医学团队,加入了国内“试管婴儿”技术研究的行列。最早阶段,我们通过腹腔镜配子输卵管内移植,从而使不孕不育患者能够孕育、诞生婴儿。因“配子输卵管内移植技术”的英文缩写为“GIFT”,恰似上天给不孕不育病人送上一份礼物,因此也被称为“礼物婴儿”。他们为无数个绝望的家庭带来了新的梦想和希望。随着试管婴儿技术的发展,黄荷凤带领团队逐步开展了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1995年,在黄荷凤团队的努力下,浙江省第一例“试管婴儿”诞生,当年的这名女婴如今都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技术的进步从来都是为人类服务的,但是黄荷凤总感觉,医学技术的进步和疾病攻克这个目标之间的距离,似乎总是差那么一小步。可能正因为如此,在开展生殖医学服务的二十多年时光里,她总是如此醉心于为不断提出的临床问题寻找答案—仿佛肩负不可推脱的责任和义务,那些责任和义务在心中生根开花,渴望结出果实。
从医三十余年,她创建生殖新技术和优化助孕治疗流程,带领团队使数万余家庭生育了健康孩子,为不育家庭带来了希望,成为使无数新生命诞生的“科学家妈妈”,黄荷凤等科学家的努力同时还推动了辅助生殖技术规范化、规模化,中国的生殖医学从此跻身世界前列。
前瞻:一个担忧引发的新学说
黄荷凤院士不仅是一个著名的生殖医学临床专家,更是一个临床研究学家。她是国内外最早围绕“试管婴儿远期健康”关键科学问题进行研究的临床科学家。她率领团队开展了长达近20年大规模试管婴儿子代队列随访研究(国内时间跨度最长,覆盖面最大),发现其子代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显著增加。利用人类ART这一独特研究模型,首次发现试管婴儿代谢性疾病存在卵子/精子起源性。她以这一全新的视角,开展了重大慢病发育起源性机制的系列研究。尤其是发现以糖尿病为代表的代谢性疾病等能够通过干扰子代精子/卵子印记基因的甲基化调控,将异常表观遗传信息通过配子传递至子代并在靶器官中仍持续存在。据此,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配子/胚胎源性疾病”的学说并予以验证。这种精子和卵子源性疾病的代间及跨代遗传机制研究,将重大慢病的研究关注点前移到了配子和胚胎发生期,为疾病源头防控提供了理论基础。受Springer出版社特邀,她主编撰写原创性英文专著《配子/胚胎/胎儿源性成人疾病》于全球发行;她所创立的“配子/胚胎源性疾病”的学说也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极大肯定。依据该理论,WHO针对肥胖、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非传染性疾病的配子和胚胎源性起源,设立了健康生命轨迹计划,她是该项目的中国唯一首席科学家。
守护:基因技术解决遗传难题
我国出生缺陷发生率高达5.6%,每年新增出生缺陷人口近100万,在出生缺陷患儿中,遗传性出生缺陷占1/3,严重影响人口健康,但至今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我国目前实行出生缺陷的三级预防措施,分别为在孕前、孕期和出生后采取措施以防止出生缺陷儿的发生,但由于传统一级预防措施基本只局限在体检和保健层面,无法从源头上控制遗传病患者的致病基因传递,造成了大量医源性的流产和遗传性出生缺陷儿的出生,给患儿、家庭和社会都造成了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作为妇产科医生和生殖医学专家,黄荷凤主持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系统化遗传病防控技术体系和规模化临床平台,从遗传病家系收集、突变基因筛查,到孕前胚胎遗传学诊断(PGD),再到宫内胎儿基因诊断验证PGD结果,最后进行长期子代随访,达到了从源头上控制遗传性出生缺陷的目的,这是首个获得国家863立项的PGD项目。利用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所具备的各项单细胞水平的基因检测、分析技术,使遗传病尤其是单基因疾病家庭挑选诞生健康孩子成为一种可能。正因为目前对大多数遗传病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在这样噩梦常常围绕的家庭里面,诞生健康后代将会是多么珍贵和极度渴望的事情。
“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在这样的话语中浸淫多年,能够阻断疾病传递—这样让人欣喜若狂的事情,是每一位从事妇幼保健事业工作者的夙愿。近年来,随着基因测序和分析技术的日益进步,利用二、三代测序及其相关衍生技术,为遗传病家族史的家庭剔除具有家族史的致病基因,真正阻断致病基因的传递,成为黄荷凤重点关注和从事的一项工作。黄荷凤领导的胚胎着床前遗传学诊断中心是卫生部最早批准的临床应用中心,在遗传病,特别是单基因罕见病的精准防控方面独树一帜。黄荷凤的遗传病防控平台大大增强了我国的出生缺陷一级预防水平。
“家系收集—突变基因筛查—孕前胚胎遗传学诊断—宫内胎儿基因诊断—子代随访”,从孕前检测到新生儿出生、成长,黄荷凤为患者层层把关,建立了严密的遗传病防控技术体系,保证了下一代的安全。她主持创建了系统化遗传病防控技术体系和规模化临床平台,制定了染色体病和单基因病临床诊断规范,创建了国内首家卫生部准入开展全部辅助生殖技术的生殖中心,主编了中国第一部辅助生殖技术工具书《现代辅助生殖技术》和中国第一部辅助生殖技术临床诊疗指南和技术规范,为中国辅助生殖技术规范化和标准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与此同时,黄荷凤带领团队一起完成15 000多名胎儿遗传学诊断和1 139个遗传病家系的胚胎遗传学诊断,避免了超过2 000个遗传病儿出生,还将她的成果在全国14个省市33家单位推广。这些工作得到了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知名专家的高度肯定。
传承:言传身教中立德树人
从医从教30余年来,黄荷凤院士培养了百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早已是“桃李芬芳遍天下”。正是她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求是求精的工作态度影响了一批批莘莘学子。当初的学生们现大都已经成为中国生殖医学临床、科研、教学岗位上的中坚力量。
黄荷凤十分关心在校医学生的发展。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期“校友导师计划”旨在借助医学院优秀校友的力量,培育能力更为出色、更具国际视野的一流科研、临床人才,黄荷凤作为浙江大学医学院杰出校友,在计划开展之初便积极加入了校友导师行列。无论是理论学习、科研探究或是临床实践,她都为学生们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议,并且鼓励他们在医学的道路上坚持奋斗。
黄荷凤也曾多次参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致远荣誉计划”“医帆启航”等系列讲座,以自己科研工作的个人体会与近期工作遇到的罕见病例引导同学们学会创新、勤于思考。她说,医学是一门不完美的学科,而同学们应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迷失方向。
她积极构建完善的人才梯队体系,坚持“人才强院”,为实施人才发展战略尽职尽责。为做好医院内部人才培养提升和外来人才引进并重,进一步优化人才队伍,协助人事部门积极引进10余名科研和临床教学等高层次人才,并组织多次高层次人才计划的申报。近三年来,黄荷凤院长当选201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实现了国妇婴建院史上零的突破;1人入选中组部“千人计划”青年项目,是国妇婴在国家级人才项目上的突破;获得上海市领军人才2人;首次荣获上海市“东方学者”特聘教授计划1人,1人获评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