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白衣为袍,驰援“疫”线。疫情发生以来的几个月中,广大医务工作者以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最高使命,在疫情防控第一线日夜奋战,他们的奉献精神和大爱无疆的职业品格带给我们最多的感动和震撼。在上海交大,也有着许许多多投身于医疗卫生事业的优秀教职医务员工,在他们各自的领域诠释着为师之道和医者仁心。即日起,我们将开设「匠心交大」专栏,全方位、多角度展现交大医疗教育工作者对学术的赤诚之心、对工作的忠诚信念,对社会的热切关怀。
匠心宣言:从教之初,我就对自己立下誓言:“我愿在三尺讲台上做一盏医学生的指路明灯,不仅要指向精湛医技,更要指向崇高医德。帮助学生实现梦想,是我教学的原动力。”也正是因为这份热爱,我始终坚持在教学的第一线,在最平凡的岗位挥洒自己的青春。
刘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免疫学与微生物学学系教师,副教授,兼任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微生态与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副秘书长;上海市预防医学会微生态专委会委员、秘书;上海市微生物学会食品微生物专委会委员、秘书。作为医学院的80 后“青椒”,刘畅在两年一度的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从沪上59 所高校中脱颖而出,拿到上海的3 张全国赛“入场券”闯入总决赛,并最终勇夺理科组一等奖,为医学院赢得了殊荣。
以心育人 扎实理论终成教学者
从求学到工作,刘畅对交大医学院有着一腔的热情与执着。在攻读病原生物学专业博士毕业后,她秉承着对教师这份职业的热爱,毅然选择了留校任教“,教师在我的心中,一直以来,是一份神圣的职业。能够引领学生走向未来,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是我愿意付出一生去努力追求的(事业)。”因为这份热爱,刘畅始终坚持在教学的第一线,担任医学生基础必修课“病原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寄生虫学”五年制及八年制的理论及实验教学工作。与此同时,她依然积极参与临床医学八年制的案例讨论课及启发学生科学研究思维的RBL 教学,承担上海—渥太华联合医学院
《Microbiology》课程的全英文教学,在最平凡的岗位挥洒自己的青春。
2014 年,上海市教委在上海8 所高校实施骨干教师教学激励计划,旨在把大学教师的“人”和“心”都放在教书育人上,并鼓励试点高校在制度设计层面出台更多规定和举措。为此,交大医学院推出了“教学激励计划”,形成了以首席教师挂帅为特色的33 个教学团队,学校则从教学经费和职称晋升两方面予以保障,把激励经费分配权利下放至各教学团队,由首席教师负责,对教师的备课、上课、答疑、课程研究等进行全程考核,据此分配经费, 且禁止“撒胡椒粉”式的平均分配。教师获得的教学激励不再简单地按教学课时计算,投入教学越多,所获回报也越高,而刘畅正是该计划的受益者。
刘畅的博士生导师郭晓奎既是团队的首席教师,同时也是“病原生物学”这门课的前身、国家级精品课程“医学微生物学”的主持者。在这个首席教师、主讲教师、课题组长、青年教师、临床医生、教学秘书等组成的“明星课程”团队中,年轻的“青椒”不少,而刘畅有幸成为团队中的教学秘书,承担着繁琐的教学事务工作。
繁琐的事务工作并没有压倒她,反倒推动她在教学上更进一步。在学院“教学激励计划”的推动下,每个团队都在思考同一个问题:如何把课上好。对此,刘畅有自己的思考与实践。在一次教学分享会上,刘畅以她所教授的《病原生物学》课程为例,展示了自己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强调能力重于知识、素养重于能力。在培养学生方面,她根据医学院对学生的具体要求,以及课程特征、学生特征等进行教学。在2016 年参加“第三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 时,刘畅在教案设计、现场授课、教学反思等三个部分都下了很大功夫,例如“如何有效地导入”部分,就有“开门见山”“引经据典”“案例式”“提问式”等方式可供选择;关于教学设计中的学术深度方面,她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与学科发展的新思想、新概念、新成果相联系,不仅提升了学术的深度,更体现了高校教学的精髓;在思考题的设置方面,她选择有讨论价值,并且能够足够展开思考空间,贴合课程内容、联系实际应用的题目, 以浅入深出的方式供学生思考,最终获得荣获理科组一等奖的佳绩。
在刘畅学生的眼中,无论在怎样的课堂上,她都是最自信、最受欢迎的那位老师。在她的课堂上,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扎实的理论学识,更有别具一格的教学方法、创新课程,不仅收获了学生的肯定,同时也得到了同事的认可。她专注于教学基本功,她常说:“苦练教学基本功,最终的受益者是学生,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未来的希望。每每想到这里,作为医学院教师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第三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理科组一等奖、“第二届上海市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自然科学基础组特等奖并受特殊奖励、“上海市教学能手”“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上海市青年 五四奖章”……这些称号不仅是对她教学工作最好的肯定,也是对她最 高的褒奖。同时,刘畅也早已荣膺全国、上海交通大学及医学院等范围内 的多个教学相关奖项:2017 年,荣获医学院内面对青年教师的最高奖项“上药杏林育才奖”,2016 年获得第二届全国基础医学青年教师讲课大赛一等奖,并于同年获得上海交通大学“教学能手”称号;2015 年获得上海交通大学“青年岗位能手”称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九龙医学优秀人才奖”;2013—2014 学年获得上海交通大学“教学新秀”提名奖;2014 年 度获得“夜大学优秀教师”称号;在2013 年医学院组织的“首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中同时荣获一等奖、最佳教案奖及最受学生欢迎奖, 她也成为医学院获得此奖项的第一人。
三尺讲台之外,刘畅为建设更多的教学资源,服务学生、服务教师。对于她所指导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刘畅更是从科研和生活上均给予了悉心的指导和无微不至的关心,重视学生发展,开拓学生思维。作为主讲教师及秘书,刘畅全程参与中国医学教育慕课联盟规划课程《医学微生物》的设计和制作,也是上海高校示范性全英语课程《Medical Microbiology》的课程负责人,并参与卫计委全国高等学校临床医学专业英文规划教材Medical Microbiology 和卫计委“十二五”《医学微生态学》(供研究生及科研人员用)的编写工作。
“我很幸运,能做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有什么理由不把它做好呢?” 在整个交大医学院乃至整个交大,刘畅为更多致力于教学的“青椒”树立旗帜,引领青年教师,实现了学校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她一次次地参与到“青椒”的教学分享活动中,将自己的理念和经验传播给更多的青年教师。在她的帮助下,电院的贺光辉和医学院的贺明,在“第三届上海市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脱颖而出,拿到了全国赛的门票。
教研相长 不断学习获丰硕果
对于学生而言,刘畅是一名教学者;而对于她自己而言,她是一名研究者,秉持着“以研促教、以教带研、教研相长”的理念,她孜孜不倦地投身于科研,打造出另一块属于她的领域。
在研读博士期间,刘畅就开始对肠道微生物群和宿主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深入的研究。开始,她将目光放在了调节肠道微生物群的益生菌上,益生菌是常用的一种微生态调节剂,刘畅将她的目光独特地放在了益生菌的安全性上,作为一种直接摄入的活菌,益生菌有没有安全性风险呢,她从耐药性、有害代谢产物等多方面对市场上的益生菌菌株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估,并构建了基于基因组学的益生菌安全性评价体系,为相关产品的开发和法规的制定提供了基础。入职之后,她依然在该领域不断耕耘,对肠道微生物群在炎症性肠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找到了肠上皮细胞中受肠道微生物调控的关键分子,并应用益生菌和益生元调节肠道微生物群达到对肠道炎症的保护作用。实验室中,经常可以看到她忙碌的身影。早上7 点多,她就来到实验室,准备一天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作为一名硕士生导师,也担任了博士生的导师组成员,她和学生之间亦师亦友,学生们都称她为“天使老师”,她可以和学生一起在细胞房、动物房中连续实验数小时,也可以在学生迷茫的时候为学生指明方向,更会经常关心学生的生活,为学生提供了很多学术交流的机会,帮助学生全方面地成长。对于许多人认为的“教学和科研是互相矛盾的”理论,她从来都认为是个伪命题。而她始终坚信,应当“以研促教、以教带研、教研相长”。做不好科研的人也是上不好课的,教学不是仅仅传播知识,而更应该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她的课堂上,学生不仅收获到知识,也了解到了专业领域的前沿知识,激发了学生的科研热情,也锻炼了他们的科学思维。
作为一名“青椒”,她在职期间,多次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的身份发表多篇高水平SCI 收录论文,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多次在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大型会议上做学术报告经验,进一步拉近了她与国际一流学术的距离。为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她还曾远赴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医学院儿科胃肠科病实验室进行访问学者交流,师从著名美国儿童胃肠病学专家Fayez K Ghishan,继续对肠道炎症中微生物群发挥的作用进行研究。交流期间不断学习,出色完成科研工作,获得了外方研究人员的一致肯定。她曾多次受到Ghishan 教授的邀请,在他的家中和他聊科研、聊文化,在专业问题之余,也将我们灿烂的中国文化讲给Ghishan 教授和实验室的同事听。由于在一年的科研工作中表现优异,除了发表相关论文,还受到Ghishan 教授的资助,参加了胃肠病学的全球盛会Digestive Diseases Week(DDW),并获得了大会发言的机会,这些都给了她更宽广的视野和更多的合作机会。
在职期间,她参与编写了《医学微生物实验技术》《乳酸细菌现代研究实验技术》等科学专著。在刘畅的心中,科研成果是不分你我的, 一些刚取得的科研成果常常会被她拿来与本科生教学中的学生一起探 讨,既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也启发学生的科学思维,真正做到 “教研相长”。
致力社会 勇担科普推广责任
在教学与科研之余,刘畅对自己担任的学术兼职非常重视且用心,努力实践、探索和推动微生物和微生态领域的社会工作。
作为上海市预防医学会微生态专委会和上海市微生物学会食品微生物专委会委员兼秘书,她多次组织并参与举办相关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活动和社区科普推广活动,在活动交流的现场,她总是那个最忙碌的人, 每一次活动的成功举办,都离不开她辛勤的付出。刘畅深知青年学者之间交流的重要性,为此,她常常协助组织青年学术论坛,促使每一次交流都迸发出思维的火花,对微生物和微生态领域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工作也受到了学会领导的肯定。
在学院之外,刘畅依然致力于“教学”事业,她多次担任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益生菌与人体健康”的主讲教师,获得学员一致良好的反响。她参与编写的科普读物《走进微生态世界》《酸奶的密码》《人体微生物组》,参与制作的中国青少年科学素质云课程《你好,细菌!》等受到大众的喜欢,在推动大众科普方面做出了积极的作用。
此外,刘畅还是上海市青年联合会委员和上海市医药卫生青年联合会的委员。她积极参与青联活动服务社会,组织义诊、学术交流活动,听取基层青年的心声,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作为骨干盟员接受民盟市委的骨干培训,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挥民主党派的积极作用。作为上海市妇联的执行委员,积极履职,希望能尽自己所能,在推动高校女教师的进一步发展中,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