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白衣为袍,驰援“疫”线。疫情发生以来的几个月中,广大医务工作者以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最高使命,在疫情防控第一线日夜奋战,他们的奉献精神和大爱无疆的职业品格带给我们最多的感动和震撼。在上海交大,也有着许许多多投身于医疗卫生事业的优秀教职医务员工,在他们各自的领域诠释着为师之道和医者仁心。即日起,我们将开设「匠心交大」专栏,全方位、多角度展现交大医疗教育工作者对学术的赤诚之心、对工作的忠诚信念,对社会的热切关怀。
匠心宣言:在医学探究的征途上,不仅有悬壶济世的欣喜和探索未知的满足,还需要承受“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压力和坚持“生命不息,探求不止”的毅力;需要面对“我欲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的无奈。
刘颖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副院长、普通外科行政主任、主任医师、博士后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上海市领军人才。
长期从事外科学科研、临床和教学工作。在肝、胆、胰等恶性肿瘤的研究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省市级课题10项,负责省部级杰出青年团队项目、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一等奖、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中国科协优秀论文一等奖各1项,全国胰腺癌手术大赛三等奖、“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先进工作者、中国普外科焦点问题学术论坛优秀论文等奖项。国内外知名杂志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24篇,被引用649次)。2014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求学之路:义无反顾的选择
所有故事都有一个开始,而属于刘颖斌教授的开始还得“归功”于年幼时相对孱弱的体质,“小时候经常生病,但是那时候条件不行,每次生病,只能由母亲背着,走很久的山路去乡镇医院看病。”刘颖斌教授在回忆时说。正是由于童年时艰苦的医疗条件、对健康无比的渴望和对白衣天使的崇敬,高中毕业时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从医之路,而坚定的目标和不懈的努力使其以优异的成绩从江西医学院毕业,毕业后的他回到家乡如愿成为一名外科医生。工作几年后,刘颖斌很快练就了过硬的基本功并顺利晋升副高。从一般人的角度来看或许这是令人羡慕的生活,但此时的他却有着更为长远的考虑及人生目标,他毅然放弃了当时安稳的工作,南下求学,最终在浙江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并遇到了他的导师彭淑牖老教授,也正是那段时间不知疲倦的努力与彭老教授的倾囊相授最终为刘颖斌教授日后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收获之旅:洒满勤勉的汗水
刘颖斌教授最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做医生,一定要勤奋,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时间,不努力就难以成为好医生。”在从医的这么多年里,他几乎每天都坚持上临床,作为住院医生时白天做助手,晚上反复看书为的就是将白天的实践与理论结合,为了最基本的操作更真实更有价值,刘颖斌和同学们会抓野生的老鼠来进行解剖及缝合练习;在足以主刀独当一面后,刘颖斌始终保持每年近400 ~ 500 台的手术量,每台手术基本3 至4 小时。在白天精力最充沛的时候,他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投注在手术上;在手术结束后身体疲倦时,就把看最新的文献或者资料当成放松;实在太累了就闭上眼稍微休息一会。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今医学研究也从宏观转入微观,在分子、生物和细胞层面进行研究。刘颖斌也将自己的努力方向从手术台拓展到了实验室的工作台上。为了跟上时代的发展、适应新技术,刘颖斌主动承担更大更多的压力和挑战,把裘法祖先生说的“医学要有两把刀,一把分子刀, 一把手术刀,分子刀用来创建学科、手术刀可以夯实学科,没有分子刀就是没有手,而没有手术刀,就是没有腿,作为医生,缺一不可”当作信条, 坚持“早起点、晚睡点、多看点、多做点”,慢慢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实验室, 梳理出完整的实验体系。
日复一日的付出换来累累硕果,曾经因为兴趣拿起手术刀的小兵成长为手术台上指点江山的将军;曾经看到英文文章都头疼的科研小白成长为拥有数十篇SCI 高分论文的科学大拿;曾经需要老师庇护的树苗成长为替十余名学生遮风挡雨的优秀导师。
善待之心:赢来病患的赞誉
做一名好医生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更需要的是对待患者的一颗真心。因为年幼时体会过就医的不易,刘颖斌教授始终把病人与医学温情置于首位。他出差前总习惯到病房走一遍,对病情相对较重的病人反复查看,到了外地也不忘打电话询问病人情况。多年来,凡是经他做过手术的病人再次遇见他,往往仍能叫得出他的名字。曾患肿瘤的王先生最信任刘教授,住院时他逢人便说,“刘主任是我的救命恩人,只要看到他,我就心定了。”不巧,有一次,刘颖斌要到外地出差,临走查房时,王先生特意嘱咐回来后要记得先来看他。几天后回沪,晚上一下飞机,刘颖斌就出现在王先生跟前,仔细询问他的病情。“这只是一句玩笑话,没想到刘主任真的记住了。”王先生感动地说。
医生要善待病人,要尽其所能让病人得以治疗。面对病人的诉求,要想方设法去解决,去服务,这是一个医生应有的职业道德。刘颖斌教授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一位来自江西的12 岁少女,突然出现上腹部膨隆,伴有腹胀腹痛,且发展迅速。对于孩子的怪病,家属万分焦急,当地医院称病情疑难复杂, 手术难度高,风险巨大,无能为力。家属更是心急如焚,经多方打探至刘颖斌教授处就诊。面对这一罕见的高难度肿瘤,刘教授敢于挑战医学极限,立即安排患者入院。在一系列全面检查后亲自操刀,当打开腹腔时大家都被这巨大肿瘤震惊了,在手术视野里这一肿瘤直径达到了20 厘米×20 厘米,占据了整个左上腹并已侵入胸腔左侧膈肌、左下肺及左前胸壁( 6—12 肋)。4 个小时的手术成功施行了这例罕见的巨大胸腹腔肿瘤联合切除术。出院那天,患儿父母满含热泪,紧握刘教授双手,感谢他为孩子解除病痛,重获新生。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刘教授语气中还带着一丝紧张:“那天手术时压力真的很大,这种压力并不是担心手术失败会影响我的声誉,而是担心假如失败了,孩子的生命就有危险。但是,我绝对不可以因为难做就放弃。就算只有一线希望,也要坚持到底,对于病人来说这可是一条生命。”
对目前备受关注的医患关系紧张,刘颖斌教授也有自己的理解,“现在我们的国家,整个社会处于一个比较浮躁的阶段。作为一名医者,面对繁重的工作压力和一些病人的不理解,肯定有很多值得抱怨的事情。但是抱怨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还不如坦然接受,把压力化作动力,化作对自己的鞭策,通过提高自我的医术水平,为医学发展出份力。而有时候病人或家属的愤怒,只是因为需要医生一个说法或一个合理的解释,只要医生体现出对病人的真诚和关爱,很大一部分的医患摩擦是可以在言语中抚平的。”
刘颖斌教授就是这样用真挚善良的心去温暖、感动每一位患者,用崇高的医德托起每一位患者的希望。在他的办公室里,数不清的锦旗和表扬信,就是对他精湛医技和医学温度的最好佐证。
传承之责:浇灌未来的希望
除了对病人的关怀,对自己的学生,刘颖斌也充分体现了一位过来人教导晚辈的真诚和责任。他认为在医学界最重要的精神是敬仰与传承。因为有了对前辈的尊崇才能懂得将上一辈的执着传递下去的必要性和紧迫感。
前几年,去国外开会时,刘颖斌教授的博士生导师彭淑牖老教授,一位七十多岁的古稀老人,每天都只睡四到五个小时。白天忙于开会和讲课,晚上马不停蹄地学习和整理,并且准备第二天的内容,让彼时四十多岁的刘颖斌惭愧不已:“我当时真心觉得跟不动,瞌睡得不行,醒来一看他还在工作。”正是从这样的前辈身上,刘老师看到了一个医学人的坚持,而他现在也将这份坚持传递给他的弟子。
“做刘主任的研究生很辛苦,但是也很幸福。”吴文广是刘颖斌在浙江大学附二院带过来的学生。他在成长过程中,真切地感受到导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爱。“每次跟着他到手术台,他总是把视野最好的位置留给我们,解剖到哪儿就讲解到哪儿。自从读他的研究生,单单是手术方面就把我带到了一个境界。”
杨佳华是刘主任在上海招收的第一位研究生,讲起导师的关爱特别有感触,“没想到刘主任很快就给了我到日本浜松医科大学外科交流一年的机会,在日本求学期间,他经常发发邮件问我在日本是不是适应,回来后我的手术基本功落下了,他就手把手教我。有这样好的导师,我们没有理由不刻苦努力。”
在培养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刘颖斌教授一直坚持三点:一是对学生严格要求,二是在生活上关爱学生,三是让自己的学生在工作上有适当的自由。他风趣地说,做个好导师不容易,对学生“吃住行,医教研”,都要有照顾。正是出于对刘老师精湛的医术、严谨的学风和对学生的无比关爱和温情,使得越来越多的学子都希望成为他的学生,也使得他的品格和医术,得以传承给下一代的医生。至今,刘颖斌已指导了13 名硕士研究生,6 名博士生及2 名博士后。他带领的学生团队在2009 年全国胃癌手术录像比赛中取得了冠军,在2010 年、2011 年的全国胃癌手术录像比赛中又连续获得第三名。2011 年,刘颖斌获得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奖”。
追梦之行:挑战禁区的信心
出于对医学专业的无比热爱和对医疗技术的不懈追求,使刘颖斌成为一名医技精湛,综合素质良好的大夫。在30 多年的外科学临床、科研以及教学实践中,刘颖斌始终把职业当事业来追求,他的“追梦”脚步从未松懈。他不但医学知识扎实、医术技巧娴熟,还善于从临床中发现科学问题,提出科研方向,勇于把科研与临床紧密结合起来,并努力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临床应用。
临床上,刘颖斌教授勇于挑战胰腺“癌王”,敢闯肝脏外科禁区,探索胆囊癌之谜,在不少疑难手术中实现挑战与突破。
他采用各种积极的手术切除策略以求征服胰腺癌。通过对胰腺癌手术解剖学和病理学的深入研究,探索实践并在国内率先提出胰腺癌全系膜切除理念、开展胰腺全系膜切除术,参与提出术中缝合针眼成为胰漏起点的新理论,运用捆绑式胰肠吻合法实现了残胰重建的“无针眼吻合”,使胰腺术后的“胰漏”发生率下降到0.2% 的至今最低值,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被国际胰腺外科专家Beget 教授誉为“21 世纪胰腺外科革命性的进步”。他还运用低中心静脉压技术、肝血流控制阻断技术、绕肝提拉技术、肝正中劈开技术、刮吸断肝法等一系列手术策略保障手术安全,突破肝脏外科手术禁区“肝尾状叶”,实现肝尾状叶安全切除。开展至今国际最大宗病例肝尾叶单独切除术,赢得国际声誉。他提倡对恶性消化道肿瘤潜在转移风险的淋巴结进行彻底清扫,发明了三步胃癌淋巴结清扫的手术方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多次应邀参加国际会议作胃癌专题报告。
在科研方面,刘颖斌教授带领课题组率先运用脾脏接种法在国际上较早探索建立胆囊癌肝转移模型,在国内率先建立几项模型,例如胆囊癌转移相关研究动物和细胞模型等。他开展的多项首创性研究在国际上首屈一指,研究成果被发表于国际顶尖杂志,并被《Science》专题报道。
至今,刘教授已主持各类课题18 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 项、省自然科学基金和杰出青年团队项目等课题7 项,厅级课题10 项,率领课题组在国际上首先建立了胆囊癌肝转移模型,为胆囊癌转移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目前胆囊癌基础研究在国内已处领先水平。
刘颖斌教授对于自己已获得的成绩是这样说的:“我所做的事情很平凡,所取得的成绩也是微不足道的,对于我研究的消化道肿瘤来说,我一个人一年也只能开400 ~ 500 台手术,很多病人即使手术很成功也只是延长几年生命而已。而如果我能改进现有手术方式,提高手术成功率及预后,让更多的患者获益,再进一步如果我的实验室能够发现一点点对肿瘤临床治疗有帮助的科研依据,那时候,我才可能会说我的努力取得了些成果。”正是这样的信念让刘颖斌教授始终没有停下自己探索创新的脚步,而正是许多像刘颖斌教授这样的科学家托起了我们祖国医学发展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