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工会骨干培训班赴大理开展学习考察活动
来源:校工会 时间:2020-11-17 浏览:1497

11月14日上午,工会骨干培训班一行来到上海交通大学云南(大理)研究院参观学习,并举行大理研究院野外观测站仪器设备捐赠仪式。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安胜;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席教授,河湖环境工程技术开发中心主任孔海南;校工会主席于朝阳,大理研究院院长王欣泽、副院长熊顺子等出席仪式。仪式由校工会副主席杜夏明主持。

作为交大在大理的“家”,走进大理研究院,学员们倍感亲切,大家参观了大理研究院各工作区域,了解大理研究院的历史沿革与发展现状,和洱海治理工作。

在捐赠仪式上,于朝阳首先介绍了此次捐赠活动的开展背景。今年,校工会以思想政治引领专项活动的开展为契机,牵头组织各学院、部门,联合开展了“深入定点帮扶一线,实施教育精准帮扶,为洱源人民办实事”的捐赠活动。其中,由环境学院、生命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捐赠的一批气相色谱仪、气质联用仪、有机卤素分析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价值约108万元的设备定向捐赠给大理洱海野外观测站,将用于洱海流域环境中有机污染物分析、洱海环境水体检测等。

王欣泽代表大理研究院欢迎交大同仁的到来,并感谢工会带来的“大礼包”。他说,“古人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而今天,学校和工会是跨越2300公里送设备,更是礼重情亦重。大理研究院将用好、维护好这些珍贵的设备,物尽其用,把野外观测站工作建设好。”

张安胜表示,工会骨干培训班来到云南,感受到交大与这片土地浓浓的情感,更感受到学校的发展、交大人在扶贫攻坚、高原湖泊治理工作成果在这里的展现。我们通过以孔海南老师为代表的交大人在大理工作十几年来的历程,看到了办公条件、科研设备、人员力量的变化;在这些年从小团队,到大理研究院全体人员接续奋斗历程中,感受到了这项事业发展的信心;同时,学校将一如既往的对研究院及其野外站的建设发展给予持续关注,并在人、才、物等多方面给予支持。

捐赠仪式之后,本次培训班迎来“重磅”一课。

十数年如一日扎根于银苍玉洱畔,守护洱海的水清月明的孔海南教授,以《选择了交大,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人》为题,为培训班学员现场授课。学员们随着孔海南的细细讲述,一起重温了他早年在日本艰苦求学的故事,以及在本世纪初,中国的七大重点流域面临大规模污染,水环境日益恶化之际,他毅然归国投身水治理工作的曲折历程。

以实际行动坚持“把科研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将自己的人生设计与祖国的明天、民族的发展、社会的需求联系在一起,一辈子不后悔!”这堂生动风趣,又饱含深情的现场课,让学员们深受触动。讲到动情处,学员们也随之泪目。

走出教室,来到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曾在此考察洱海生态保护情况的湾桥镇古生村,孔海南向学员们讲授洱海治理的思路和方案,大家还实地观摩了各类治水设施和装置。

“那是海菜花,开出的白色花朵非常美丽,像梦幻一般,它的盛开就意味着水质变好。”苍山下,洱海边,一头白发的孔海南老人面对这片他最爱的“海”,娓娓道来。水清岸碧的洱海,无言传递着以孔海南为代表的交大“洱海守护者”传承坚守、接续奋斗的精神,也激励着每一个交大人知行矢志如一,心不忘其所向,勇往直前。


此次学习考察中,学员们还走进大理大学,在大理大学工会常务副主席洪慧铭、副主席高炳贤的引导下,来到生物科学馆了解滇西北生物多样性、洱海水生生物资源、苍洱真菌资源、苍洱植物资源、苍洱动物资源、药用生物资源、师生科技成果等,并参观大理大学教工之家。在参观过程中,两所高校工会干部相互学习、深入交流,探讨工会工作的方法和经验。

两天半的云南学习考察之旅,给学员们带来满满的收获,学员们也留下了自己对这片土地的深情。

欧阳世泉

今天我们一行人参观了交大大理研究院,并聆听了孔海南教授的讲座,孔海南教授团队扎根洱海水环境治理十余年,充分践行了总书记把科研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指示。水环境治理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几代交大人秉持学校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的精神,克服困难,刻苦钻研,不仅初步实现了让洱海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承诺,还利用交大的科研和产业优势,培育了当地优势生态产业,将青山绿水转变成金山银山,帮助当地的群众脱贫。我们作为交大人感觉十分骄傲。

霍欢

在大理研究院的参观和孔海南教授的讲座,让我深刻感受到一代代交大人在大理研究院兢兢业业,攻坚克难,为高原湖泊治理所做出的卓越贡献。孔海南教授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一直坚持学习和研究,将毕生的精力投入到水治理的事业中,“将自己的人生设计与祖国的明天、民族的发展、社会的需求联系在一起”,孔教授心怀国家、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我深受感动,是我们年轻一代交大人学习的楷模。

李雯

在校工会的组织下,今天我有幸来到上海交通大学云南(大理)研究院,现场聆听根植洱源多年的孔海南教授娓娓道来“选择了交大,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人”,再次为他“将自己的人生设计与祖国的明天、民族的发展、社会的需求联系在一起”的家国情怀所深深感动。海外教育学院连续多年积极参与学校对洱源县的对口帮扶,引导校友企业在此开展“助医、助学、助教、助商”公益活动。如今,学院正按照“教育、服务、增值、反哺”的办学方针,聚焦国家战略,服务社会需求,推动行业发展,助力企业增值,探索以产业生态为切入点,推进交大教育、科技、服务资源向社会延伸,从“品牌输出”到“智慧、模式输出”,形成教育增值链,落实建设学习强国的交大海外担当,以实际行动来书写“选择了交大,就是选择了责任”。使命在肩,我们将砥砺奋进!

王令云

今天在校工会的组织下参观了上海交大云南(大理)研究院,不仅了解了洱海水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还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孔海南教授团队十年如一日的扎根于洱海水环境治理与保护的奉献精神和执着科研的高度负责感深深感动了我。作为一名交大人,“选择了交大,就选择了责任”绝不仅仅是一句口号,一代代交大人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为祖国和民族的发展谱写华章,我们将以前辈们为榜样,将自己的人生设计与祖国的明天、民族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此生无悔!

郝洁

苍山下,洱海畔,我校大理研究院洱海治理项目早已成为交大的一张名片。今天有幸来到(交大)大理研究院参观了研究院高原湖泊污染控制研究中心实验室和研究院展示厅,了解了上海交通大学云南(大理)研究院为洱海保护所做的贡献,丰富了自身环保知识,更理解了总书记所说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年过七旬的孔海南教授把自己30多年的研究时光都奉献给了大理洱海,现在孔教授虽然已经70多岁了,依然坚守在洱海保护科研一线,研究如何将科学技术成果转换成工程技术成果,把洱海入湖河流苍山十八溪治理好,让洱海水质更加稳定。孔老浓浓的国家情与交大情值得我们每个学员学习,现实版老人与海的故事注定永远为人传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