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则胜:从田间地头到实验室,为“中国技术”贡献交大力量
来源:校工会 时间:2021-03-16 浏览:7750

【编者按】交大校园中,既有优秀的教书先生言传身教、立德树人,育得桃李满天下;亦有辛勤的科学工作者静水流深、开拓创新,为国家科技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既有前辈名师勇于拼搏,敢为人先,在奋斗中成就伟业;亦不乏后起之秀一往无前,接续奋斗,将交大精神代代传承。尽管他们的专攻方向不同,人生经历各异,但他们的身上都跳动着交大人独有的“匠心”。校工会特开设「匠心交大」专栏,全方位、多角度展现交大工作者对学术的赤诚之心、对工作的忠诚信念,对社会的热切关怀,激励交大教师们奋发上进,推动交大各项事业再上台阶。

赵则胜,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天然健康食品研究所名誉所长。他是全国支农扶贫、为农服务先进个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得主、上海市劳动模范。从事农业科研和推广工作辛苦劳累,赵则胜几十年来坚守责任,不改初心。大学毕业后,他扎根贵州,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帮助当地实现甘薯和玉米大幅增收。回到上海,凭借对科学技术不懈探索和追求,他全力开展特种稻新品种培育、新技术推广工作,积极推进研究成果市场化、产业化,带领团队选育出著名的“上农香糯”特种稻米,享誉全国。此后,赵则胜的科研脚步紧随人民生活需要,瞄准黑色稻米种、功能性稻米的科研方向。尽管如今已到退休年龄,他依然活跃在育种一线,带领团队不断从“米”中挖掘出更多让人受益地健康成果。

【匠心宣言】所有的研究都是在社会的进程中不断去改进、去适应的。在我的有生之年我很想把这个工作传递给年轻人,让稻米事业今后的发展朝着好的方向走下去。

特种稻里寻觅人类健康密码

1957年,赵则胜高中毕业后响应党的号召来到广州市郊一个菜粮兼种的地区务农,成为我国第一批到农村插队的有志青年。他到农村不久,就在大队党支部书记的支持下,带头办起一个小型的青年农场。三年农村生活实践,也使赵则胜深深感到自己农业科学理论知识的缺乏。于是他抓紧一切工余时间复习高中功课,在1960年考入北京农业大学。踏进大学校门,他一方面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的营养;另一方面也没有放下他最感兴趣的植物培育,他将从农村获得的实践经验同所学到的书本知识相结合,首创了甘薯与月光花、牵牛花的“双重嫁接法”,得到有关专家的肯定。

赵则胜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主动要求分配到边远的贵州省兴义地区,干起了农业种子技术工作。当时,有人替赵则胜可惜,认为留在北京的科研单位机会实在难得,但他却坚持“哪里有需要就到哪里去”。就这样,他在贵州兴义地区一干就是十五年,将外来的高产玉米同本地的优质玉米进行杂交选育,成功地培育出了两个优质高产玉米组合新品种—“兴单一号”和”兴单四号“,使当地的玉米单产从300 多斤一下子提高到近千斤,累计推广种植面积达30余万亩。他对已经退化的甘薯品种进行技术改良,使改良后的甘薯品种实际增产幅度达30%至40%,成为当地长期栽种的保留品种。

1979年,回沪后赵则胜对农业研究的浓厚兴趣不减,于是又有了新的研究方向。他从江南地区主要的作物水稻入手,因地制宜提出“都市农业”的大方向。1981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赵则胜和课题组同事在青浦赵巷的种子场稻田里发现古老的农家品种“青浦香粳摇”。在此基础上,他带领团队开始选育第一个特种稻米类型—香米,后来的成果也就是著名的“上农香糯”。该稻种很快在市郊各县和全国十多个省市推广种植。据不完全统计,自1986年以来,“上农香糯”先后推广种植十多万亩,经济效益达5000万元。

据检测,黑米铁、各种氨基酸、钙、锌、磷和B族维生素的含也比一般大米高得多。所以,它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天然食品,在民间俗称为“药米”。但在上海市场上长期来几乎见不到有这种黑米供应。继“上农香糯”育成之后,赵则胜又根据城乡人民的生活需要,把科研的目光投向了黑色稻种。

为此,赵则胜等深入到广西、贵州等地考察,从当地众多的黑稻米品种中选择了两种优良品种引入上海。然后,采用科学的栽培方法进行筛选,仅用了短短两三年时间,就向上海市场推出两种具有滋阴补血、养身保健作用的优质黑米。

“年龄大了,就希望把这么多年一直坚持的研究继续传承下去,培养更多接班人。”功能性稻米的研究对人类健康有诸多益处,赵则胜希望通过研究功能性稻米,能让更多人从中受益,能够帮助解决一些人生理上的问题或者缓解某些慢性病。“比如糖尿病病人,不敢多吃主食,但是不吃又会很饿,希望研究一种抗性淀粉,吃到肚子里不会转化为糖分但是仍然能让人吃饱。又比如富含维生素A的米能够解决非洲地区很多孩子的夜盲症问题。”

虽然已退休十多年,但赵则胜一直活跃在农业研究一线,“因为放弃很容易,但是再想捡回来就会很困难,所才一直坚持到现在。希望未来年轻人能够不断攻坚学术和产业化上的困难,通过产出成果让更多的人受益,希望这项事业在农生学院继续发展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