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2000年是世纪末的最后两年。两年中交大工会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深入贯彻全国和上海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完善学校民主建设,加强教职工队伍建设和工会自身建设,在突出维护职能的同时,全面履行工会的四项职能,团结和动员全校教职工为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为把交大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
在1999-2000年中,我校工会获得了九项荣誉:市教育工会的“合格教工之家”、市教育系统“妇女工作先进集体”、市教育工会“保障工作先进集体”、上海市“万名教师谈创新优秀组织奖”、市教育工会财务竞赛一等奖、上海市千校校歌革命歌曲大汇唱“优秀演出奖”、市总工会保障工作“先进运营委员会”、市教育系统优秀信息站、徐汇区“外来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先进集体”。下面从五个方面进行汇报:
一、关于思想政治教育
1.在教职工中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教育,配合党委宣传部,利用每月二次的政治学习时间,组织教职工学理论,学时事政策、学现代科学文化知识。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组织教工参观《崇尚科学文明,反对封建愚昧》展览,批判“法轮功”;组织教职工看上海,看浦东,看祖国改革、开放的成就展;开展“交大人看交大”活动,参观交大百年校史展,交大生命科学成果展,交大汽车成果展,交大微纳米研究院最新研制成果——微型马达、微型直升飞机展览等。通过参观,鼓舞了士气,增强了信心。
3.1999年12月迎澳门回归,开展系列活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我们举办电影周;出版澳门回归的宣传橱窗;举办“迎回归,颂祖国”的演讲比赛;举行一千多教工参加的迎澳门回归象征性长跑活动,校党政领导也积极参加。通过系列活动,使大家从中看到“一国两制”思想的巨大威力,是世无先例的创举,从而受到一次生动,现实的爱国主义教育。
4.广泛开展“三育人”教育,把思想教育与自我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每年各院(系)都召开一次“三育人”经验交流会。在普遍交流基础上,评出“三育人”先进个人,并在暑期组织他们参加“育人”研讨会,结合参加休养。
5.利用重大节日,开展各项活动。三八节时,我校组织“交大的发展与我的责任”昂立杯女同胞演讲比赛;99年9月10日第十五届教师节举办以“学生在我心中”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是日,交大教师合唱团参加教育系统举办的“捧着一颗心”演出,获优秀演出奖;9月28日,共和国50大庆的前夕,工会邀请全校200位共和国的同龄人参加“看上海,话责任,展未来”的欢聚活动;同日又举办大型“颂祖国、铸师魂、求创新”演讲朗诵会,晚上举行“火树银花不夜天”广场交谊舞大赛。1999年12月我们举办了“交大师生昂首迈进新千年文艺汇演”,校领导与1500多名师生同乐。演出中幸运观众参加了六千多元奖品的抽奖活动;2000年12月27日,校工会举办了《“爱国荣校,与日俱进——昂首跨入新世纪”文艺汇演》,共演出17个节目,分获一、二、三等奖。演出过程中插入三次抽奖活动:一等奖二名各得一台21寸彩电,二等奖10名,各得一辆自行车,三等奖100名各得一只微型收音机。
二、坚持教代会制度,完善民主管理
6.党委领导下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我校坚持每年召开一次。教代会是教职工行使民主权利的基本形式,有利于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有利于发挥教职工办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比如2000年交大召开的四届二次教代会时,代表审议校长校务工作报告时,最集中的一条意见是关于学校的“辉煌计划”的制订未经过教代会审议,未走群众路线,群众议论纷纷。党、政领导反复听取代表的意见后,在教代会闭幕会上校长针对代表的意见又作了一个详尽的补充报告。对此,代表们比较满意。尔后,学校即对“辉煌计划”又作了修改完善的工作。
7.推进院(系)二级教代会制度建立。我校行政体制作了改革,实行“校、院、系三级管理,院为实体”。随着学校管理重心的下移和院为实体的逐步落实,在院(系)实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尤为必要。但是由于中层干部认识不一致,所以二级教代会迟迟难以建立。在党委领导下,工会起草了二级教代会暂行条
例,同时多次与院(系)领导沟通,使认识逐步统一。去年,党委要求各院(系)在制订“十五”计划时,要经过院(系)教代会讨论、审议。目前部分院(系)正积极准备试行。
三、以人为本,配合学校抓好师资队伍建设
8.近几年学校大力加强人才高地建设,积极培养、引进一大批人才,同时每年新进青年教师达200名左右。为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学校制订了《关于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文件。工会以此为契机,召开座谈会,推动老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子,实行传、帮、带。1999年青年节隆重举行“拜师结对”仪式,并在橱窗加以宣传,校内媒体广为报道,形成一种青年教师虚心向老教师请教,老教师热情帮助青年教师成长的良好氛围。
9.鉴于一些青年教师不安心教学工作,1996年工会给校长写报告,拟在青年教师中开展“教学新秀”竞赛评比活动,后经校长办公会议讨论同意工会的报告。目前,交大“教学新秀”的评比已进行了三次,2000年第三次评出十名“教学新秀”,校报上彩印出版他们的照片和事迹,影响很大,反映很好。
10.为了在青年教师中切磋授课技艺,2000年12月工会举办了“跨进新世纪——我怎样当教师”的演讲比赛,共有23位教师参加演讲,效果非常好,赢得满堂掌声。
11.充分发挥交大“师德标兵”的示范作用。我校师德标兵张煦院士撰写的《谱写的科学人生》一书,在青年中有着广泛的影响,2000年7月工会又向刚进入教师岗位的156位新教师颁发此书。“师德高尚,业务精深”的张院士的崇高形象深深感染着这些青年人。
四、全方位做好教职工社会保障工作
12.率先设立“上海交通大学教职工医疗互助补充保险基金”。本基金1996年设立,1997年元旦启动。1997-2000年全校共有328人次患大病的教工从“基金”中得到补贴129万余元,其中1999-2000的两年中有179人,获补贴64.3万元。
13.1996年6月,我们设立“上海交大教职工慈善帮困基金”共筹得61.87万元。两年中共从基金中为580名困难教职工补助21.16万元
14.1996年6月校工会扩大“上海交大教工储金”,以增大互助力度,共筹资金16.5万元。1999-2000年的两年中共为70名教工提供临时借款的方便。
15.动员教职工参加市总工会的职工养老互助补充保险,全校3360人参加。因为交大工会在高校工会中第一家最早参加市总的“职工保障互助会”,且参加的人数众多,故市总工会主席包信宝亲笔题写了NO:007号“荣誉保障单”纪念牌,赠给交大工会。
16.积极推进上海的医保改革,动员教职工参加市总工会补充医疗补充保险。截至2001年3月,全校共有8791人参加市总工会的三个医疗补充保险。
17.此外,我校还设立了《上海交大教职工爱心助学基金》。1999-2000年的两年中,该“基金”为38名一年级困难新生补助21850元。
18.为落实“教师法”,切实组织教师暑期休养工作。1999-2000年全校有838人参加休养活动。这两年中,工会还与人事处利用双休日组织讲师以上教工到江秋度假村休养,很受教工欢迎。
五、大力开展文体活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生命在于运动,工会在于活动
19.1999-2000年工会为各部门工会添置23万元的健身器材。
20.2000年化70万元对英国校友捐建的“铁生馆――教工之家”进行全面装修,设立了10个活动室,为教工提供文体活动的场所,十分受广大教工和离退休老同志的欢迎。
21.1999年九九重阳节,工会组织全校29对老年夫妇在佘山江秋渡假村参加“金婚纪念仪式”。
22.在重阳节大会上,工会表彰了18位“敬老好晚辈”。
23.2000年3月8日组织全校女同胞参加“为上海添绿,为祖国增美”活动,在我校闵行校区大种桃树,命名“桃李苑”。
24.建国50周年,工会在闵行校区举行“火树银花不夜天”广场交谊舞比赛。
25.举行迎新世纪象征性长跑活动;举办迎新世纪元旦杯乒乓比赛。
26.组织未婚青年教工参加联谊活动,组织他们到上师大“相约星期六”,到江西“庐山恋”。
27.为使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参与筹建了“上海市老年大学上海交大分校,工会主席还兼任交大老年大学分校校长。 (2001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