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中午,致远文艺协会年会系列讲座第三讲“诗词的炼字”在云端成功举办。讲座由教职工致远文艺协会会长张玉梅教授主持。本次讲座由校工会主办,由教职工致远文艺协会承办,四十余名师生参加了活动。
主讲人林峰,担任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兼理论研究与评论部主任、中华诗词杂志社常务副主编,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上海大学中华诗词创作研究院副院长、特聘研究员。诗词楹联文章等散见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全国政协报》等海内外数十种报刊杂志,曾获“诗词中国”“最具公众影响力诗人”荣誉称号和国内诗词大奖赛一、二等奖,多次作客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及接受电视记录片访谈,出版有《一三居诗词》等多部诗文集。
林老师从李白、杜甫、欧阳修、王维和毛泽东古今等诗人名篇背后的炼字故事讲起,通过替换法让大家感受炼字与否给作品带来的不同的效果,带领大家认识了炼字的意义。精妙的炼字可谓诗外十年功,成为诗词之眼的字,在诗歌中能起到一字千钧的作用,它们可以凝练画面、穷尽形象,可以深化意境、强化主体,可以丰满情感、放飞思绪,使得作品的阅读感与整体形象得到完美提升,给读者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接着林老师分门别类为大家讲述了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和虚词之炼,让大家进一步体会炼字的技巧,懂得如何正确掌握和合理使用各种词汇,在诗词创作过程中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和朴字见色。讲座中,林老师也穿插分享了他的一些个人创作,比如让线上各位印象深刻的“画中流出小江南”,“歌吐月”等这些诗句。这种对比教学,让我们感到古诗不古,今日诗坛不寂寞。大家因此获得一种共识,炼字的目的并非追求使用生僻字,力争做到明白如画和词浅意长才更佳。讲座最后,王福胜院长等与林峰老师互动交流,大家纷纷表示意犹未尽,对即将结束的讲座恋恋不舍,衷心感谢林老师在这个因为疫情而尽显特殊的冬日在云端带来一场文化盛宴。张玉梅会长即兴作诗《致远文艺迎新年讲座(三)感想并谢林峰会长及屏前友朋》,向林老师表示由衷感激:
冬至樽前云课堂,林峰纵笔意飞扬。
吴姬压出花香酒,老杜拈来秃笔章。
炼字凝神立风骨,赏心悦目动鸾凰。
同临月涌江风夜,惊叹诗音与史长。
撰稿:戴博娜
供稿单位:致远文艺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