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工会创建2001-2002先进“教工之家”工作报告
时间:2003-04-25 浏览:8989
两年来,我们在校党政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和贯彻新修改的《工会法》,切实履行工会组织的各项职责,围绕学校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大局,努力推进学校的民主建设,切实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广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认真做好生活保障工作,动员和团结全校教职工为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把上海交大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我们的工作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两年来,校工会先后获得市教育系统的2002年度工会工作考核优秀单位和上海市“模范职工之家”等荣誉,校工会的“智力扶贫到山区”被评为2001年度“上海市职工精神文明十佳好事”,并获“2001年度上海市精神文明十佳好事”提名奖。校工会专职干部10多人次获得市教育工会各类先进个人奖。

我们在创建方面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一、 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着力抓好以提高工会组织整体合力为目标的自身建设

1、开展科学理论的学习

2001年江总书记“七一”讲话和2002年“5.31”讲话以后,工会多次组织骨干听取辅导报告,给校工会委员和部门工会主席赠送《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二本书,并且于去年11月起和党校一起举办了工会干部学习十六大精神专题研究班,增强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揽工会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明确工会在新阶段面临的新任务,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为完成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历史任务,为共同创造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不断开拓创新、努力奋斗。

2、组织《工会法》学习与培训

去年上半年,校工会组织校和部门工会委员100多人带头学习《工会法》,听取了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两位专家的学习辅导报告。为进一步推动工会会员的学习,我们还组织开展了全校《工会法》的知识竞赛,并召开了总结交流会。去年暑假,校工会又组织全校工会干部前往闽西老革命根据地参观考察并研讨工会工作。这些活动都使大家对工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3、加强和改进校工会的思想作风建设

校工会始终坚持深入基层、服务基层、指导基层,不断增强工会干部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努力提高大家的工作水平。我们建立了每周一次的办公会议、每月一次的工会主席与副主席的联席会议、以及每学期若干次的校工会委员与部门工会主席工作会议的制度,把作风建设融入日常工作和建章立制中,并坚决付诸实施。2002年上半年我们完成了一项专题调研任务,撰写了二篇有关工会工作的论文,并分别获得市教育工会评选的一、二等奖。我们还将教职工对学校民主管理的意见、要求与建议整理汇总作为“内参”送全体校领导,下半年又将校工会的《情况交流》改版而为《上海交大教工》,同时筹建校工会的网页,目前正抓紧后期制作,力求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发挥工会的桥梁与纽带作用。

二、积极推进以校务公开和民主管理与监督为主要内容的校园民主政治建设,强化校工会依法维权的职能

1、推动校务公开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我校校务公开工作早已实行,学校除通过召开教代会外还采取多种形式听取群众意见。其中有各种会议形式,包括校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党委中心组学习会、全校教职工大会、各种座谈会和校领导每周接待日等;有各种公文形式,包括学校各种文件、公告、信息简报等,以及上海交大报、网络、闭路电视等多种媒体,使群众及时了解与掌握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情况,同时也使群众意见及时上传与得到反馈。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及其控股企业深入实行厂务公开制度的通知》和教育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全面推进校务公开工作的意见》下达后,校工会主动向校领导建议,校务公开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学校党政领导为此研究决定成立校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由王宗光书记、谢绳武校长担任组长,陈龙副书记、张圣坤副校长担任副组长,由工会、校办、党办、纪委负责同志任组员,并组建办公室。同时制定印发了“上海交通大学关于全面推进校务公开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校务公开的原则、内容、形式与各部门的责任。这就使校务公开工作进一步做到了领导重视、组织健全、制度保障、职责明确、持续发展。

2、坚持教代会制度

教代会是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基本形式和制度,是校务公开的主要载体。这一制度我校自1988年起,已坚持了18年,实践证明它有利于发挥教职工办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2001年,学校召开四届三次教代会,谢绳武校长作了2001年度工作报告及交大“十五”建设计划的说明;叶取源副校长作关于全面推行学分制的报告。主席团分二次听了各代表团的汇报,并及时将审议结果进行整理汇总。在闭幕大会上,陶爱珠副书记、盛焕烨副校长、叶取源副校长等校领导又就代表们审议中提出的问题作了补充说明,校党委书记王宗光最后作了重要讲话。对这次教代会群众的反映十分热烈,统一了全校教职工的思想,学校的决策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增强了全校的凝聚力,推动了学校的改革和各项工作的开展。

2002年,学校召开四届四次教代会,谢绳武校长、王宗光书记、盛焕烨副校长和张文军副校长分别在会上作了报告。代表们在会议期间对这四位校领导的报告进行了认真而热烈的讨论与审议。大家一致认为,校领导的报告,内容详实、数据可靠,求真务实、令人信服,并充分体现了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是十分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与此同时,代表们在讨论与审议中还对报告中涉及到的学校改革与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发表了看法,对四个报告的内容与文字提出了一些补充与修改意见,得到了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代表们在会议召开前,本着对学校改革与发展高度负责的主人翁的态度递交了83份提案。会议期间,校领导和有关部门对代表们的提案进行了认真的研究,提出了初步的答复意见。闭幕式大会上王宗光书记作了总结,充分肯定了本次教代会所取得的成绩,以及代表们提出的各种意见和建议;还从七个方面谈了学校在2003年中的工作设想。张世民副校长就闵行校区二期建设的进展情况、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有关房地产地块的开发,后勤保障工作和后勤社会化改革等方面的工作向代表们作了说明。校工会主席张增泰和提案工作委员会主任曹荣瑞在会上分别作了大会召开情况的汇报和提案工作报告。与会代表还以举手表决的方式一致通过了《上海交通大学四届四次教代会决议》。

3、推进院(系)二级教代会制度建立

为增强院(系)主动积极性,我校行政体制作了改革,实行“校、院、系三级管理,院为实体”的管理模式。随着学校管理重心的下移和院为实体的逐步落实,在院(系)实行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尤为必要。为此,在校党委领导下,校工会起草了二级教代会暂行条例,同时多次与院(系)领导沟通,积极做督促与推进工作,使认识逐步统一,二级教代会制度很快在全校推开。2002年以来,我校先后有20多个院(系)、直属单位先后召开了首届教代会,还有6个院(系)、直属单位召开了首届二次教代会,其中院(系)教代会召开率达到90%以上。

三、切实加强以弘扬师德师风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建设,重视青年教师的教育与培养

1、开展各类先进评比,以榜样的力量激励教师奋进

两年来,在加强师德建设中,校工会和有关部门一起先后组织开展了全国、上海市和本校的各类师德先进的评选、学习活动。先后评选出一批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上海市育才奖获得者、上海交大师德标兵和“三育人”先进个人等。

其中,校级师德标兵每三年评选一次,2002年通过各单位推选,全校师生员工民意测评,专家评审,领导批准,评选出校级师德标兵5名,并充分利用校报、橱窗、校内广播与电视各种媒体予以报道,广为宣传,起到了很好的师德示范作用。师德标兵余勇教授坚持教学改革和创新,为学生搭建舞台。他指导的ACM队连获世界大奖,2001年又一举夺得全球总决赛冠军。他是学生心目中引以自豪的良师益友,也是教职工教育创新的楷模。

各院系工会也开展了评选与学习师德先进的活动,如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组织评选学院“十佳师德标兵”,并编写《师德标兵事迹选编》,推动了学院两个文明的建设,促进了学院的快速发展。

2、探索各种途径,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近几年学校大力加强人才高地建设,积极培养、引进高层次人才,同时每年新进校青年教师达100多名。为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学校制订了《关于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文件。工会以此为契机,与教务处一起,推动老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子,实行传、帮、带,促进青年教师尽快尽早成才。这一工作取得很好效果,已有三位青年教师破格晋升为正教授。目前我们正在启动新一轮的拜师结对活动。为鼓励青年教师潜心教学,1996年校工会就提议并经学校同意,在青年教师中开展“教学新秀”竞赛评比活动。2002年进行第四次“教学新秀”的评比,评出十名“教学新秀”,产生很大影响。2001年校工会又开展首届青年教师讲课竞赛,经专家评选,有十人获奖,有效促进了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3、构建学校女性成才大平台,强化女性自身发展意识

抓好以女先进、女教授为龙头的队伍,发扬其“四自”、“四有”精神,起群体表率作用。2001年以“模范佳侣亲近科技”为主题,组织获得市、校“比翼双飞,模范佳侣”荣誉称号和提名奖的夫妇,双双携手去浦东市科技馆参观交流活动;“三八”节期间在交大画廊举行“展巾帼风采,铸教师伟业”——“三八”红旗手(集体)先进事迹展;推荐我校“文明单位”—— 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参加争创上海市“巾帼文明岗”活动并荣获2001年上海市“巾帼文明岗”称号。 2002年在影城举行新世纪第一次“三八”庆祝活动,即“学先进、颂师情”暨“三八” 红旗手(集体)表彰大会,弘扬新世纪女教师时代精神,并利用校刊、闭路电视,宣传画廊等大力宣传教工中夫妻双双互勉互励携手奋进的先进典型事迹。

巩固和发展学校“女教授联谊会”工作,充分发挥女教授们的表率、示范作用,通过各种形式,弘扬她们崇高师德、师风。举办“女教授论坛”、组织“女教授与女大学生恳谈会”、开展“学高身正 与时俱进”联谊活动。组织学习新版《婚姻法》、《母婴保健法》、《生育保险条例》等法规,举行各类讲座和展览,如"更年期保健知识"、"女性整体形象设计""性、艾滋病"等讲座以及 "艾滋病离你有多远"大型版画展览。校女工委会同校妇女研究中心完成了《女性与参政》课题,还于2002年11月参与召开了“上海妇女发展国际咨询会议暨学术研讨会”。

为提高和完善女大学生能力,校女工委会同有关部门以第二课堂形式, 成立了“女性拓展基地”并完成首届“女性领袖风采营”培训。期间,妇委会请女性问题专家和教师为女大学生开设各类讲座、完成课题研究报告,并举行有关户外拓展活动,获得大学生欢迎。2002年,我校这一妇女工作的特色品牌——“女大学生成才教育工作”参加上海市妇女品牌工作申报和检查,获得一致好评,被命名为上海市教育系统品牌示范点,同时被上海市妇联命名为上海市“三八”红旗集体。

四、广泛组织开展以群众性文娱体育为主要内容的校园文化活动,努力满足教职工精神文化的需求。

1、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陶冶教职工情操

校工会充分利用工会俱乐部等阵地,通过十多个社团组织开展面向全校教职工的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例如教师合唱团,近两年来多次参加校内外的演出与比赛,并屡次获奖。2002年还与我校学生合唱团在上海大剧院同台演出,庆贺党的十六大的胜利召开。京剧团的活动也较活跃,在2002年10月第二届全国高校京剧票友演唱研讨会开幕式上,我校教工京剧团的向隆万教授分别用中文和英文演唱了京剧《赵氏孤儿》的片段,并被邀请作为票友代表发了言,该团刘景星副教授还被选为“全国高校京剧票友联谊会“(筹)”的副主任。越剧团除在本校教工家属区演出外,她们还到敬老院去慰问演出。我们还组织经常性的舞训班、声乐培训班、太极拳班和交谊舞会等,两年来共有20多期,近千人次参加培训与提高。

校工会还以重大纪念日和节日为契机,举行一系列寓教于乐、健康向上的群众性文娱活动。如2001年组织教师合唱团参加市总工会举办的“上海市职工五一歌会——我们是党旗上一把锤”。为纪念建党80周年,我们先后举办了全校教职工文艺演出、“时代的先锋、民族的希望”演讲比赛,还组织参加上海市女教师“唱支山歌给党听”双语朗诵比赛等。2002年12月,为庆贺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我们举办以“奔向美好的未来”为主题的全校教职工大型文艺汇演活动,党委书记王宗光在演出前登台致词,代表学校党政班子向全校教职员工致以节日的问候和美好的祝愿。校长谢绳武、校党委副书记陶爱珠、苏明和潘敏等观看了演出。在近三个小时的演出与抽奖活动中,先后有200多名来自各院系、直属单位和机关部门的教职工表演了20多个精彩纷呈的节目。其中有大合唱、小组唱、独唱、舞蹈、诗歌朗诵、天津快板、京剧与越剧演唱、木兰扇与交谊舞表演等。整台演出赢得了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得到了各方面的高度评价。

2、持续开展体育活动,增强教职工体质

校工会一贯重视教职工的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坚持每两年组织一次全校教职工运动大会,举行大型广播操、长跑、篮球、足球、乒乓比赛,校、院(系)各级领导带头参加,竞赛活动丰富多彩,引人入胜。如2001年全校运动会共设21个项目,有27个队2000余人参赛。该年还举办“交大教工24式太极拳比赛”、“迎春长跑比赛”、“元旦杯乒乓球比赛”等。不少院(系)也定期举行本单位的运动会,如技术学院已举行了15届运动会。

2002年,上海市教育工会举办第五届教工运动会,我校本着“积极参与、展示风采、为校争光、带动群体”的指导思想,先后组织了全校各院系,部处和直属单位的250多名教职工(300余人次),参加了运动会的三大类22个项目的比赛和展示活动。结果有乒乓球、排球、象棋、太极拳、木兰扇、健美操、趣味接力跑和摄像等10个群体项目进入前8名或获得金奖,其他群体项目也获得较好成绩。与此同时,我校还有一批教工运动员获得个人单项比赛的前8名。我校团体总分名列全市高校第四名和全市教育系统第七名,并荣获本届运动会优秀组织奖。与此同时,我校工会受组委会委托,还成功承办了运动会开幕式上千人大合唱展示项目,得到了各有关方面的充分肯定和好评。

3、精心组织教职工暑假赴外地休养、参观考察,促进身心健康

根据上级部门文件精神,我校行政及时拨出教职工休养专款,校工会按每位全员人均费用下达各部门工会掌握使用。两年来,我们在暑期组织了19批休养团,参加疗休养的教职工共有798人;2002年又开始组织教授双休日短途休养活动。

在长期的实践中,我们的疗休养工作不断在创新,主要有三点:(1)疗休养与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相结合。我们选择了一些老区革命根据地,让大家在饱览祖国大好河山的同时,又受到革命传统的教育。如建党80周年,女工部组织女教授去浙江嘉兴南湖瞻仰“红太阳升起的地方”,2002年,校工会组织校院二级工会干部赴闽西革命老区参观访问长汀及古田会议遗址等,大家深受教育,同志们说我们要“走红军路、做革命人”。(2)疗休养与工作研讨相结合。如2002年,校工会组织工会工作的干部赴福建休养,同时结合开展有关工作研讨,取得较好成效。(3)疗休养与科技扶贫活动相结合。如校工会利用2001年暑假,组织农学院20多位中青年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授、副教授等深入革命老区——大别山区,开展送技术到农村的技术扶贫活动,深受省、市领导称赞和农民兄弟的热烈欢迎。

五、以改革的精神认真做好以帮困和医保为主要内容的生活服务保障工作,让关爱洒向校园内外

1、设立各类帮困基金,援助困难师生

从1996年起,我们设立了“上海交大教职工慈善帮困基金” ,筹款61.87万元;我们坚持年年搞“一日捐活动”,两年捐款28.万元,充实慈善帮困基金;我们还设立“上海交通大学教职工互助基金”,筹得资金35.2万元。两年共救助困难职工603人次,补助17万元。我们的送温暖活动基本上做到了:特困职工重点帮、突发事故及时帮、逢年过节普遍帮。

此外我们还设立了《上海交大爱心助学基金》,用于对一年级困难学生和特殊困难生的经济补助,两年来,为129名学生补助10.3万元。此“基金”曾被教育系统精神文明办评为十佳好事。

2、建立与参加多种医疗互助补充保险,为教职工设立多重保障

校工会1996年在全市高校中率先设立以300万元为基础的“上海交通大学教职工医疗互助补充保险基金”。两年来全校共有417名患大病的教工从“基金”中得到补贴46.92万余元,这对减轻教职工医疗负担起了较大的作用,对患重病、大病的同志更是“雪中送炭”,得到领导与群众一致好评,并在高校中起了示范与幅射的作用。

为配合上海的医疗制度改革,提高职工抗风险能力,校工会还动员和组织教职工参加市总工会的职工养老互助补充保险。全校共有8966人参加市总的三个医疗补充保险。今年3月,校工会又配合人事部门为全校教职工办理了参加《上海市在职职工住院补充医疗互助保障计划》手续,使不少患病住院的教职工获得了第二道防线的医疗保障。

3、积极组织教职工参加社会慈善募捐活动,将爱心奉献社会

2001年,工会和学校宣传部等单位一起发起《关于举办“捐书助教、学先进、铸师德”活动》倡议,学习查文红老师高尚的师德,为魏庙小学捐书,短短几天内共收到8000多本图书,几十盒英语磁带及若干英文打字机等。我们直接驱车送往安徽,受到魏庙小学师生的热烈欢迎与由衷的感谢。

为响应市妇联提出为上海“三岛”少儿帮困助学的号召,2002年8月,我校工会女工部与校妇委会代表赴崇明岛参加上海市教育系统妇工委组织的助学成才活动。2002年10月31日,我们接到上海市关于开展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支援云南、江西两省灾区和贫困地区的消息后,当天下午就召开会议动员布置,各级工会干部立即分头传达,教职工利用双休日积极准备,在短短一天半时间内,准时将衣物、书籍集中校工会,并整理打包、运送市有关部门集中。三年来,交大教职工募集到棉被、棉衣裤、单衣裤、书籍等共计约40余吨,充分体现了交大人对灾区和贫困地区同胞的深情厚谊。

2003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