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荣获“风华溢彩·琅琅交大”朗诵大赛特等奖
来源:韩红蕊 时间:2025-11-14 浏览:60

11月12日,在上海交通大学第五届教职工文化艺术节“风华溢彩·琅琅交大”教职工朗诵大赛决赛中,人文学院党委书记齐红带队,陈丽璘、安娜、施东来、魏琛琳、迪力夏提、吴卓松等七位老师倾情演绎的原创诗朗诵《心向阿里》感动全场,一举夺得大赛最高奖项——特等奖。

本次大赛由校工会、党委宣传部、医学院工会、医学院党委宣传部、人文学院联合主办,校教工演讲朗诵协会承办。经选拔,20支队伍130名教职工晋级决赛。大赛特邀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教授王苏,华东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专业学位点责任教授、上海市演讲与口语传播研究会副会长巩晓亮,上海戏剧学院电影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系教授、系主任费泳,上海大学电影学院表演系教师、青年朗诵艺术家、央视纪录片旁白解说员吴笑,上海市晨光学者、普通话水平测试员、上海师范大学博士谢宁担任专业评委。赛事采用分段评审制,以赛促学,每5组表演后由评委专家给予专业点评指导。

1763109916-微信图片_20251113160628_172_75.jpg

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根植于长达数周的通力协作、辛勤耕耘和精益求精。学院党委全力支持,学院工会积极保障,柏亚东和刘东麟老师悉心指导,七位老师利用课余休息时间紧张密集排练,每一个字的发音、每一句诗的停顿,反复打磨,细致推敲。排练场上,既有为精准表达一个情感而展开的热烈讨论,也有因一个默契配合而露出的会心微笑。汗水与匠心交织,最终将《心向阿里》这首寄托着对家国情怀和西藏精神的原创诗歌,淬炼成一件极具感染力的舞台作品。

1763109987-微信图片_20251113160628_171_75.jpg

此次荣获特等奖,意义深远。它不仅是对参赛老师们艺术水准与团队精神的高度肯定,更是人文学院深厚人文底蕴与昂扬精神风貌的集中展现。通过朗诵这一艺术形式,老师们生动诠释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内涵,为师生树立了全面发展的榜样。老师们在舞台上演绎《心向阿里》所传递的追求理想、无私奉献的精神,与交大“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校训共振共鸣,极大地增强了学院师生的凝聚力与自豪感,为人文学院的文化建设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763110006-微信图片_20251113160627_170_75.jpg

1763110016-微信图片_20251113160621_166_75.jpg

1763110030-微信图片_20251113160620_165_75.jpg
1763110049-微信图片_20251113160621_167_75.jpg
1763110074-微信图片_20251113160622_168_75.jpg

1763110084-微信图片_20251113160619_164_75.jpg

《心向阿里》由人文学院张玉梅教授创作,记录上海交通大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团队2024年赴西藏开展师资国通语培训的见闻感受。他们自暑假开始做准备,9月底开始线上授课,为遥远的世界屋脊上的中小学老师上课。11月底,他们从平均海拔4米的上海来到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西藏阿里,只为将语言文字推广和调研工作送到最基层,做到最实处。

心向阿里

张玉梅

君不见,

几番魂梦在云端,如今身行走云巅。

脚踩祁连山上雪,穿行无垠天上天。

手摩万里云和日,驭光挟电望深蓝。

深蓝似海如潮涌,潮涌几番浪拍天。

——过祁连,向阿里,行走云巅。

你说,

象雄王国,古格王朝,就在阿里,梦的边缘。

风景翻新情无已,泥石流沙埋远山。

我若此间居几日,相与岩崖也成山。

青山相对看不尽,绵绵高卧土林酣。

白日梦里云影过,一觉醒来喀什前。

——过祁连,向阿里,梦断文成公主前。

你说,你在高原种麦子;

我说,南方的稻谷刚刚品尝过香甜。

都是对阿里的眷恋,让暖暖的情谊将南北相牵。

川上一道白光炫,我与神仙几光年?

眷恋天上云烟景,醉里流光入酣眠。

如梦似幻亦如电,梦幻泡影入峰巅。

人生难得几峰巅,我亦逍遥上雪原。

——过祁连,向阿里,烟柳江南和雪域高原情谊相牵。

来来来,

携手珠峰走泥丸,万年一瞬过冰川。

无限江山画图中,飞到冈仁波齐山。

皑皑白雪金塔顶,象泉河水起波澜。

冷峻霜凝割陡峭,连绵不绝岂虚幻!

虚空烂烂连莽莽,神山护佑人平安。

——过祁连,向阿里,拥抱母亲河,飞纵喜马拉雅山。

看看看,

云有千重浪,浪有千番变。

云团似牦牛,云下红柳滩。

云间颂沙棘,云上赏雪莲。

遥念四季雪,青稞酒也甜。

云游到阿里,雪域相见欢。

——过祁连,向阿里,欢聚在祖国边陲——美丽的青藏高原。

朋友书同文,朋友语同音,朋友心相连,朋友情相牵 。

交大,阿里,伟大中华复兴梦,我们一起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