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工会工作应有助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时间:2003-04-26 浏览:7618
上海交大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胡果文

实现共产主义是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对此作了深刻论述,党的十六大报告又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因此,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对新世纪工会工作的定位是十分必要的。

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体现了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

自古以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一直是先进的人们所追求的目标,他们留下很多重要的议论和设想,给后人提供了启发思想极为宝贵的资料。但是,马克思以前的思想家们,由于所处时代条件的局限,其世界观和社会历史观都难免受到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严重影响,对人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认识都是抽象的、片面的,因而不能把握人要获得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不能正确处理个人解放、发展与人民群众解放、发展的关系。所以,他们有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都是素朴的,甚至只能是一种空想或幻想。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实现了哲学和社会科学的革命变革,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继承前人的合理思想,把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未来社会的崇高理想。他们根据对社会客观规律和人的本质的科学认识,立足资本主义社会现实,深刻揭露和批判了阶级对立的旧社会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束缚和压抑,深刻指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阶级的剥削和压迫使少数人得到了自由和发展的垄断权,而多数人则不得不为满足最迫切的生存需要而斗争,失去了自由和发展的可能性。然而,在社会两极分化的条件下,少数人自由和发展也只能是片面的、畸形的。他们公开宣告:“不可避免的共产主义革命……是个人自由发展的共同条件。”(《马克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516页)

只有解放和发展“新的革命的生产力”,消灭私有制和旧的分工,消灭阶级和剥削,实现所有人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真正平等,才能使每个人都获得自由和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个性和能力的机会。在不朽的共产主义经典文献《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向全世界宣告了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之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在批判资本主义,提示社会发展趋势时,又明确指出,未来的新社会是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649页)到1894年,即《共产党宣言》发表46年之后,当《新纪元》杂志负责人要求恩格斯找一段话能够概括地表达未来社会新纪元的基本思路时,恩格斯回信说:“除了从《共产党宣言》中摘下一段话外,我再也找不出合适的了”。恩格斯所说的就是上面所引的《共产党宣言》那段话。可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共产主义理想的核心内容和共产党的最终奋斗目标,在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中始终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在“自由王国”里,由于先进生产力和社会交往的高度发展,社会成员自身素质的普遍提高,旧的分工模式将被淘汰。人们将摆脱那种终身固定于某种职业分工、使人的才能受到束缚抑制的桎梏,每个人都可以结合社会的需要和自己的兴趣、特长,自由地选择和变换工作,全面地发挥自身的能力,既为社会做出最佳的贡献,又使自己成为真正全面发展的新人。

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立足当代中国社会现实的重大理论创新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和党的十六大报告中,重提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首先,它显示了科学共产主义作为21世纪时代精神的光辉。马克思、恩格斯逝世以后,有很长一段时间,由于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党人的思想和行动都集中在当时面临的迫切的社会革命和建设任务——改变客观世界上,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问题——改变作为主体的人自身没能给予应有的重视。进入21世纪,一方面,高科技和生产力迅速发展,财富大量涌现,展示了人类文明新的图景,正在为社会变革和进步提供物质前提;另一方面,世界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及其两重性越来越突出;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矛盾和贫富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民族、宗教等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更加尖锐;战争、暴力、疾病及种种自然灾害此起彼伏;霸权主义凭借经济军事优势公然违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推行强权政治……这些严峻的事实严重威胁着世界和平和人类生存,使人们不得不思考:发生这些事情背后的根源是什么?人类究竟应该如何认识社会和人自己?怎样才能使地球上所有的人都过上自由、平等、幸福的生活,都能实现自己作为人的价值?从国内看,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无论社会发展的客观形势还是作为主体的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都要求党进一步深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使党始终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列,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正是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党立足现实又放眼世界和人类前途,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其中包括重新提出人自身发展这样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向全世界显示了科学共产主义作为21世纪时代精神的光辉。这对于提高人们的社会主义觉悟,推动人类向光明的未来前进,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项重大创新。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论述,可以看到,它既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又坚持与时俱进,是在更高的实践和理论水平上提出的新论断,因而内容比过去更加丰富和深刻。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所说;“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党第一次明确主张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又进一步深化了。既然“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而“共产主义只有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实现”,那么,社会主义的本质就不仅体现在三个文明建设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而且还要体现在人自身的发展上。这就更加深刻地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加重了人的发展任务在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分量。这是对社会主义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发展。

三、新世纪工会工作怎样才能有助于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1、工会工作应更加关注在发展先进生产力中作出重大贡献的职工群体。

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我们党在新世纪的重要指导思想,也应成为新世纪工会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因此工会应对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作出贡献的杰出科技工作者、杰出管理专家、杰出的生产者和经营者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协助各级党政领导及时解决他们在生活中、事业中可能遇到的矛盾和困难。通过组织定期疗休养活动等方式帮助他们排解身心压力,从而以充沛的精力投身于事业之中。

2、工会工作应更加关注职工素质工程的建设。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广大职工越来越感受到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也越来越意识到增强自身素质的紧迫性。形势很清楚,哪个职工缺乏必备的岗位素质,下岗失业的几率就大,哪个职工能不断增加自身的素质,这类几率就小,即使暂时下岗,也不难另觅机遇再操新业。因此,在职工素质工程建设方面,作为职工利益代言人的工会责无旁贷,应努力配合党政作好这方面的工作,帮助职工提高必备的知识和技能。

3、工会工作应更加关注弱势群体的处境。

应该看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绝大部分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同时,职工收入的两极分化也在加剧,基尼系数已处在高位。这一现象的出现,要求工会对弱势的职工群体给予更多的帮助。我们应增强帮困、送温暖的工作力度,不仅在物质生活方面给予弱势职工群体以更多的帮助、还应从精神层面关心他们的痛苦和失落,鼓励他们摆脱困境、战胜困境。在弱势职工群体最困难的时候,也正是工会工作应该及时跟进的时候。作为联系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纽带,工会首先应成为联系弱势职工群体的纽带。

4、工会工作应更加关注职工健康、高尚的生活方式的营建。

生活方式体现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指标水平。健康、高尚的生活方式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新世纪的工会完全应该在这方面有更大的作为。我们可以通过大力支持、扶植、发展职工的各类文化艺术体育团体或协会,给予科学的指导,使这些团体和协会蓬蓬勃勃地开展活动,使职工的生活方式得到提升和净化。这不仅直接有益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同时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5、工会工作应更加关注职工的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也包含着在政治生活实践中的发展。社会主义的社会,应该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人民能否真正实现当家作主的目标,是衡量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我们应以工会十四大精神为指导,在加强职代会、教代会作用的实践中,努力探索职工民主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新途径、新形式、新机制,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同时,努力使职工本身也自觉地培养起民主意识、法治意识。有了职工的民主参与,不仅能更有助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且也将大大增强整个社会乃至每个具体的社会组织的内在活力、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以上五个方面工会工作所应关注的内容,当然还不能涵盖新世纪工会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方面的所有工作内容。但我们坚信,只要有了这个正确的定位,并且能在实践中不断深入探索,就一定能在工会工作中取得新的突破性的进展。

200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