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工会雪中送炭,法学院“教工之家”建设方兴未艾
时间:2011-01-24 浏览:8826
  

每天中午休息时间,法学院五楼的“教工之家”就会传出教师们的欢声笑语。自法学院工会新添置了一台电脑程控按摩椅以来,来“教工之家”的教师逐渐多起来了,大家来到“教工之家”不但可以休息、交流,喝到新磨制的清香浓味的咖啡,还可以做电脑程控全身按摩、做健身活动、打乒乓球……。

在校工会的指导和帮助下,法学院工会“教工之家”建设正式启动,并且开展得有声有色。校工会对法学院工会“教工之家”建设活动给予极大的关怀,校工会主席贾金平教授和相关领导还亲自莅临法学院工会“教工之家”现场视察和指导,给予亲切关怀,并给予一定的建设经费资助,使得法学院工会“教工之家”建设得以蓬勃开展。

法学院工会“教工之家”建设,倾注了学院办公室主任缪永红老师和周婧景老师的大量心血。法学院没有专门的工会建设经费。老师想方设法,推进工会“教工之家”建设。沙发和茶几是她们从法学院搬家时更换下来的家具中“淘”出来;墙上的书法作品是她们从网上“淘”来的,室内的绢花是从路边小店买来的。老师对“教工之家”建设的倾情奉献,感动了其他教师,大家纷纷献计献策,尤其是徐向华教授,还专门向“教工之家”捐赠了多功能的咖啡机,陈夏根老师捐赠了运动器材。校工会雪中送炭,为法学院工会“教工之家”建设提供了购买电脑程控按摩椅的经费。就这样,法学院一个温馨的工会“教工之家”建立起来了。

法学院工会的“教工之家”建设,不仅仅停留在活动室建设的范围,而是延伸到了整个法学院和整个法学院大楼。本着更好地为学院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做好服务和后勤保障工作的宗旨,缪永红老师和张怡老师共同努力下,为法学院大楼所有的会议室都安装了无线wifi。这样教师们在会议室开会、进行学术交流时,可以很方便地在在多媒体演示时利用好网络资源。

此外,争取学校经费为法学院大楼露天平台添置透明天棚……,这些平凡的事务中,无不倾注着学院缪永红老师的心血,透露出其少花钱多办事,把钱花在刀刃上的智慧心智,以及为教学科研做好服务的意识。跨入了2011之后,老师又在勾划着新的“教工之家”建设工作,如在获得经费资助之后,为各洗手间内分别增加电热热水器……。

通过“教工之家”建设,法学院缪永红、杜榴霞、张静三位老师,把工会的温暖送到教师们的心中,通过具体的、点滴的实事,为教学和科研做好后勤保障和支持工作,团结教职工,为教职工排忧解难。我们相信,在校工会的指导和帮助下,在学院季卫东院长和王凌宇书记的大力支持下,法学院“教工之家”一定会搞得更加红红火火。

以小见大。“教工之家”建设,天地虽小,气象万千。从法学院工会“教工之家”建设,为教工送温暖的活动中,折射出这么一个启示:基层教育单位工会,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