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排练厅到菁菁堂有多远?----教工交谊舞协会的献艺之路
时间:2019-07-04 浏览:9462

在以“双一流”为目标的上海交通大学,有一个以“独立艺术品牌”为目标的文体协会,它的名字叫“教工交谊舞协会”。一如上海交通大学并非局限于航空、海运、道路交通,教工交谊舞协会绝不止于彬彬有礼、举手投足。自从2016年协会进入了转型期,实行了双轨制,在保持端庄、提升优雅的群众性交谊舞之外,协会涌现出了一批攀高峰、挑重担、耐高压、走新路的国标舞(又名体育舞蹈)会员,他们勤奋好学,持之以恒,自编自演,不断挑战一个又一个新难度,教工交谊舞协会这个名字逐渐为越来越多的校园人士所熟悉。


2019年4月,上海交大工会决定,为了向祖国七十华诞和中国共产党九十八周年献礼,在全校范围内举办第四界教职工文化艺术节,号召全校各院、部、处以及各文体协会积极响应,积极参与。作为校工会领导下的文体协会之一的教工交谊舞协会,主动请缨,要求为第四界教职工文化艺术节助力添彩。协会的领导机构----理事会立即召集工作会议,认真磋商应对方案,快速形成了既展示个人舞蹈功力又彰显集体协作精神的国标舞串烧节目创意,挑选协会里个人能力强、舞台经验丰富的八名会员组建节目组,个体设计与总体规划同步进行。两个月的时间,忙碌在教学科研第一线的教工利用业余时间创编和排练一个舞蹈节目,其难度和压力不言而喻。


凭借着会员对祖国、对党的真挚感情,对工会领导的信任和支持,对舞蹈艺术的赤诚之爱,常年攻克学术难关养成的过硬素质,八名舞协骨干智慧迸发,精雕细琢,迅速构建起四个单独展示方案,根据总体要求有序串联,合成为一个有分有总,舞种、风格、音乐各异的国标舞串烧节目。出于对艺术的敬畏和对观众的负责,八名队员在排练过程中煞费苦心,反复修改,反复试验,反复论证,深入研讨,用科研攻关的精神打磨着一个舞蹈节目。时间在飞速流逝,队员笃定执着,作品在一点一点完善、成熟。






2019年6月28日下午,在交大人的圣地----菁菁堂,鲜艳的中国红妆点出“舞韵交大----凝望你最美的舞姿”舞蹈大赛隆重而热烈的氛围。当教工交谊舞协会的国标串烧节目“我和我的祖国”作为第16个节目出场时,前面的十五支优秀舞蹈队的光华丝毫不能压制和暗淡交谊舞协会的别具一格的设计和惊艳炫目的舞技。观众席爆出的一阵阵的掌声,似乎在宣告:教工交谊舞协会,你赢了!从标楼排练厅到菁菁堂的直线距离只有929米,但是教工交谊舞协会国标舞队员们花了多少时间,流了多少汗水,推翻了多少草案,才艰难而坚定地成功抵达!

供稿:索宇环

摄影:常非 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