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31日在上海交大第五餐厅三楼的教工之家多功能厅,交大教职工音乐爱好者邀请了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冯宝宏给大家做了主题为“以字行腔”的声乐专题讲座,该活动是第四届教职工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之一。冯老师致力于用“以字行腔”的唱法来融合中国本土语言和意大利美声唱法,更好的唱好我们的国歌,传递爱国精神。
讲座由索宇环老师主持,索老师向大家介绍了冯老师致力于推广“以字行腔”音乐理念的事迹。这是冯老师在上海举行的第五场讲座,也是冯老师公益讲座的第139场。
讲座伊始,冯老师以他高亢洪亮的歌喉演唱一首《我的太阳》拉开讲座的序幕。冯老师以此曲给大家简单回顾了意大利美声唱法传入中国的历程,冯老师指出,意大利美声唱法好比一杆洋枪,在加入本土歌曲这枚“土子弹”时,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个问题就是歌声美则美矣,然而内容却难以辨别,以至于在演唱美声唱法曲目时必须要借助字幕和翻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著名声乐家应尚能先生创出了“以字行腔”的声乐练习方法。作为“以字行腔”的唯一传承人,冯老师向大家讲解了“以字行腔”的基本内容。
冯老师的讲解分为两节,第一节冯老师向大家介绍了汉语发音的五个因素,字腹、字头、归韵、字尾、介母。冯老师亲身示范五个因素的发音技巧,专业独到的解读让大家初步体会到“以字行腔”唱法在音乐中的魅力。为了示范“以字行腔”在歌唱中的效果,冯老师又给大家动情演唱《沁园春?雪》,赢得大家的热烈掌声。
讲座第二节,冯老师进一步给大家讲解了利用好“以字行腔”的四个基本原则,简称24字真言。那就是“字头轻巧着力、字腹延长饱满、介母不到半拍、字尾归韵迟短”。冯老师提到这四个原则听起来简单,但做起来是真难。冯老师以“介母不到半拍”这一条原则为示范,对比了美声唱法和京剧唱法的区别。冯老师提到京剧的介母有很多拍,而美声唱法中的介母只有半拍。为了大家方便理解,冯老师教给大家一个小窍门,那就是唱到一个字的介母时,头点一下再抬起,这就是一个半拍。冯老师生动形象的演绎使得现场不时发出欢快的笑声。
不知不觉,讲座进入第三个环节。在场的听众们纷纷踊跃试唱,冯老师亲自弹钢琴做伴奏。姚志红老师献唱《我爱你,中国》,曾昕老师献唱《在那遥远的地方》。刘音老师献唱《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冯老师现场用“以字行腔”的唱法纠正老师们在歌唱中存在的问题。冯老师提到一定要做到“字腹延长饱满”,把字腹唱到忍无可忍。静安艺术合唱团的老师们也献唱了一首《我爱你,中国》。在冯老师的指导指正下,老师们歌声整齐洪亮,感情充沛,同心向党,歌唱祖国。老师们在实战的演练中更加领会到“以字行腔”的真谛,并收获了不少歌唱心得。相信在“以字行腔”这张大网里,必能找准汉字的发音,唱好中国之声。
讲座尾声,观众嘉宾们踊跃向冯老师提问。冯老师耐心热情的回答老师们的问题,冯老师鼓励大家“凡是音乐问题,一定知无不言”。有嘉宾问到,“歌唱是不是十分看重天赋”。冯老师答说“唱歌是件开心的事,人人都可以唱。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歌唱家,唱歌和歌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唱歌是全民健身运动,鼓励大家积极唱歌。”还有嘉宾问到冯老师气息的问题。冯老师解答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身体素质会下降,但是只要年轻的时候功夫做到位,衰老的年龄会推后。”冯老师自己以身践行,已经64岁的高龄,依然坚持唱高音。冯老师还向大家推荐了“提水桶”气息修炼法。
嘉宾答疑环节后,在场嘉宾们都收获满满,十分感谢冯老师,积极地与冯老师合影留念。今晚红歌唱响的听觉盛宴给在座的教职工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以后个人的艺术修养以及教育事业都提供了很大的帮助。祖国70年华诞,教职工们在冯老师的指导下用“以字行腔”的唱法给祖国送上了最好的祝福。
作者:温玉芳
摄影:顾天芳